即時 2025/04/11

教設系第2屆畢業展 17組作品探索設計的各種可能

【記者陳楷威淡水校園報導】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第2屆畢業展「假裝我們是設計系」,4月8至11日在黑天鵝展示廳舉行,共計17組作品展出。校外展訂於5月9日至12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展出的「2025第44屆新一代設計展」中重現。

該展覽以「假裝」為核心概念,海報以變色龍來延伸想像。「假裝是一種生存策略」,以及展場文宣品上的字句「所謂假裝,即是自身定位的探索與期許」,透露學生們「在模糊中行動,在行動中發現」的心態。展覽中呈現了多元議題,涵蓋社會設計、方案設計及學習設計三大領域,畢展專題指導老師為副教授紀舜傑、助理教授邱俊達、兼任助理教授鍾馥蔆、兼任講師王怡婷。

「在『假裝』的過程中,我們尋找自己的定位,卻發現設計其實無處不在。」畢展企劃主要發想人,教設三彭冠翎說明畢展主題,「教設系」並非傳統的設計系,但同樣需要具備設計能力,而這些能力來自於思考訓練、田野調查、創意發想工具及實務操作技術。這個主題要呈現的是學生們透過「假裝」的練習與思維,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突破框架,增強同理心,探索未來教育與設計的各種可能性。

「社會設計」方面,各類主題反射了學生的社會觀察。有關注社群媒體行為的「SINS社群七大罪」、探討短影音對Z世代社交焦慮的影響「短暫成癮」、視障者美感教育輔具設計「觸TRUE」、花卉產業浪費回收平台「花伴再生」,以及醜蔬果市場困境的「愛上不完美」,及提出模組化漂浮平台設計的「島中之島——與水共生的社子島未來」等。

「方案設計」有兩組:「追星不追塑」探討永續追星行為設計、「校園即教材,地景即未來」則透過實地調查淡水忠山實驗小學及帶領兒童工作坊,期望透過校園地景的設計,將校園轉化為富含教育意義的教材,並推動環境教育與地方共創價值。

「學習設計」方面,作品包括探討生成式AI與國小生共創故事的「會說故事的機器人」,以及幫助高年級學童識別情緒的「情緒森林」牌卡等,還有介紹台灣茶的「正宗茶聖指南」。教設三陳宣凱以一款茶葉為主題的桌遊,藉由遊戲互動破除刻板印象,向大學生推廣台灣茶文化,他表示:「期望未來能在茶行等場所推廣,成為認識台灣茶的有趣媒介。」

對於五月即將參與台灣新銳設計盛事「2025第44屆新一代設計展」,畢展總召蔡宜珊充滿期待,「畢展所呈現的不只是燈光下展桌上的作品,而是人與人之間彼此理解與合作所搭建起的信任。」她希望能以更好的狀態與作品,去面對更多觀展者,呈現出這段時間累積而來的學習與成長。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NO.1210 | 更新時間: 2025/04/11 | 點閱: 3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4/11 下午 06:32:51
  • 線上人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