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25/04/13

林冠廷《眠未夢醒》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年度特獎 鍾鎮予入選 張良一展新作

【舒宜萍、記者滕璦淡水校園報導】大傳系實習媒體影像藝術工坊特級助理,資傳四林冠廷與鍾鎮予,日前參加「2025 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分別以《眠未夢醒》、及《現代禁錮》系列攝影作品獲得入選,其中《眠未夢醒》在海上拍攝的一張照片,更得到年度特獎,並於3月6至10日在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舉辦頒獎典禮及公開展覽。從事攝影工作已31年的校友張良一,也以《雲上初秋—高山上的出外人》展出攝影作品。

林冠廷表示,《眠未夢醒》這部作品源自於他在大學生活中的睡眠作息變化,在那段自由且無拘無束的時光裡,他曾在夜深人靜時陷入晚睡的輪迴,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逐漸體驗到睡眠不足的痛苦煎熬。這種失衡的作息形成了惡性循環,「正是在這些不眠之夜,我的思緒格外活躍,常常靈光乍現,解答了許多平日裡沒有想到的問題。」他的作品以誇張的手法,呈現這段錯綜複雜、充滿思索的失眠經歷,如將床漂浮在海上、置於大草原中、或在大貨櫃上等,其中海上這張作品獲得評審青睞,獲頒年度特獎。

鍾鎮予作品則以光線模擬螢幕發出的亮光,象徵壓力與無形的枷鎖,用黑暗區隔主角與世界的距離。他提出,在社交媒體無限發酵的時代,言論自由與其受到的規範不明確,容易對人評頭論足,別人的言論自由,常會不由自主地把想法強加在自己身上。「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似乎不再由自己主宰,而是被外界的聲音所操控。」《現代禁錮》展現被困在一個牢籠裡,無法透過景框走出的困境。

張良一大學時愛上攝影,笑稱自己念的是「淡水河邊大學攝影系」,畢業後他進入新聞媒體,曾任職於中央通訊社、中國時報和蘋果日報,用鏡頭記錄臺灣社會邁向民主政治發展舉足輕重的歷史畫面,這次作品描述的是,梨山華崗說台語、講客語的農民老闆,與東南亞移工,過著自外於臺灣社會、獨立運行著的越南和印尼生活文化,深山裡的異國、破敗的山村、豐產的高麗菜、這些出外人交織成的高山社會,成就名為「初秋」的高麗菜。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SDG17夥伴關係

NO.1211 | 更新時間: 2025/04/14 | 點閱: 24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4/24 下午 09:12:11
  • 線上人數: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