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歷史系
時間:114年4月8日(二)下午13:00-15:00
地點:淡水校園驚聲國際會議廳
講者:華視新聞資訊台主持人、製作人、主播陳雅琳
主題:真相的震撼——站在新聞最前線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自己30多年的新聞從業歷程,其中幾項是在國外非常艱難的採訪,我的新聞歷程,是從一個小記者開始。在新聞界,我有「阿信主播」的封號,指的是非常能刻苦耐勞,這點和出身有關係。因從小家境較為清寒,7歲時父親因病過世,由母親撫養長大,她在成衣廠工作,像這樣毫無背景的,究竟能不能翻轉人生呢?
上帝總是在關了一些窗後,一定會幫你開一扇門。在學校念書時,我的成績非常好,常常考到全校第一名,獎狀曾被老師拿給家長會長的小孩,但我從小就覺得,被人占便宜沒關係,因為改變不了現實,只要永遠知道自己有多少實力就好了。後來因成績優異,順利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臺南女中,但沒辦法支付學費,只好轉而就讀更難考的臺南師專,20歲畢業後可以當老師,獲得終身職的工作。
為何之後轉換領域就讀新聞傳播呢?讀書時,臺灣還是戒嚴時期,很多事實被掩蓋,當時還有禁書,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要禁止?到底還有什麼事情是大家不知道的?後來發現,在政府所訂的傳播架構底下,可能看不到某一類的真實。那時我產生了質疑,到底學校老師教的、媒體講的是不是真實?禁書上寫的就一定是真的嗎?還是作者從個人角度來描述這些事?
總之,透過各種閱讀,產生了更多想法,到底誰講的為真?為了解決疑惑,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站在新聞現場,親眼所見為準,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心中蘊藏了當新聞記者的幼苗。
我曾到世界各地採訪,一些經歷覺得很特別,新聞這一行永遠在尋找新聞點,譬如以日本福島311地震為例,它的新聞點非常強,那時日本政府不同意各國前往採訪,到第7年時申請終於通過,卻沒有記者願意和我一起去,內心覺得很感慨,新聞記者應該直接往災難現場採訪,只有深入現場才能帶回真實,可想而知當時的福島居民,受到國際間多大的歧視。
在臺灣如果想看到全世界的消息,可以透過社群或國外各大通訊社來接收,會有它的一致性。可是如果要探究新聞的真實性,就得親臨現場,才有辦法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重點是,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地方,傳播出的世界會變成什麼?
我曾到伊朗,那兒沒有新聞自由,也不允許記者進入,當時是以研究波斯文化的名義順利入境,小心翼翼地拍攝,途中甚至遇到秘密警察,被刪除了許多影像畫面。雖然經歷了一場險境,但實際採訪完後發現,伊朗與西方世界形容的樣貌並不相同,人民非常親切,而且對宗教很虔誠,對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感到自豪。
另一個國家——北韓,也是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度,人民的認知都是政府宣傳的,許多並非事實。後來以學術交流名義進入北韓,隱藏記者身分進行拍攝。但順利入境後,在當地仍受到諸多限制,被要求不能製作負面報導,不能攜帶手機,拍攝時受到嚴格規範,政府可以隨意檢查、刪除內容。為了帶出真相,還採訪了許多當地居民,記者身分是不准接觸人民的,只能在現場看到了盡量記錄下來。
適逢達賴喇嘛流亡50週年,很想去做記錄。當時申請簽證時,被發現是媒體人,要求簽下切結書,不能進行採訪。最後靈機一動,我改名報導,且只專注拍攝達賴喇嘛的畫面,不但順利採訪,也沒有違背心中的底線。採訪完後,達賴喇嘛突然回頭說了一句話:「我只希望真相能夠被傳播。」聽完這句話後感觸很深,本該是傳播真相,可是對這一位全球尊崇的長者來說,他的欲求竟然這麼微小,又如此的迫切。
這輩子到目前為止,曾遭遇過最危險的,是在香港反送中抗爭時,現場每位港警荷槍實彈,甚至使用瓦斯槍向群眾掃射,後來真的經歷到,瓦斯槍掃向民眾四處亂竄,我也感到呼吸困難,一同前往的記者們紛紛身體不適,立刻拿起手機拍下這真實的一刻,記錄在共產政權之下,追求民主的人民卻遭受殘酷的對待,如今的香港已經失去了民主。
從事新聞工作,希望能把最真實的一面、值得關懷的議題帶給大家,一如當初從教育轉念新聞傳播的初衷。生活還是會不斷面臨到新的議題,希望實地採訪報導出來,能做就盡量做,直到沒力的那天,不管時代如何發展,仍有很多需要關心的議題,不會隨著時代改變而消失。(文/許宥萱)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SDG17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