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2025/04/17

高齡健康新趨勢 體育處開設系列講座強化運動指導知能

【記者黃音然淡水校園報導】近年臺灣已邁向超高齡社會,健康促進與身體活動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體育事務處本學期舉辦「高齡健康促進與運動指導培訓系列講座」,希望透過理論與實作兼具的課程,引導學生認識高齡運動指導概念,提升相關實務技能與運動體驗。

首場講座於4月8日登場,由體育處助理教授吳詩薇主講「運動是良藥:高齡者身體活動的強度與劑量」,說明隨著年齡增長,心肺適能、肌肉力量及平衡功能等身體機能將逐漸退化,進而影響長者的日常生活品質。運動是延緩老化的關鍵,但必須達到適當的強度與時間,方能發揮效果,高齡者在運動前應先評估身體狀況,過程中須監控心率與強度,並於運動後感受身體的回饋反應。建議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若身體狀況許可,每週執行50至57分鐘的費力運動將更具成效。課程實作中,吳詩薇透過彈力帶輔具,帶領學員進行肌力訓練,協助提升身體功能與運動能力。

4月11日中午12時10分在SG246舉行第二場講座,由肌齊力運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家驊,以「高齡運動指導—啞鈴輔具運用」為題,介紹如何運用啞鈴輔具進行訓練,並帶領實際操作,提升學生對功能性訓練的認識。何家驊首先針對啞鈴訓練在高齡族群的應用做了詳盡說明,強調「從日常生活需求出發,將訓練應用於生活中」為理念。他指出,進行高齡啞鈴訓練時應留意五大重點,保持身體中立姿勢:避免因姿勢不當而造成傷害或訓練風險;訓練目標多元化:不僅限於肌力與肌肉增生,更應強調穩定核心肌群與提升生活功能;檢視身體重心與動作角度:藉由啞鈴垂直重量特性,精準觀察動作正確性與穩定性;融入多關節複合動作:建立良好動作模式後,透過進階訓練提升整體效益;強化動力鏈協調與爆發力:基礎訓練穩固後,進一步強化身體協調性。

學生透過實際操作,不僅學會正確使用啞鈴,也更理解功能性訓練對高齡者生活品質的重要性。日文一賴岑言表示:「原本我都沒有用過啞鈴做身體鍛鍊,這次活動讓我知道啞鈴可以進行全身性的訓練,之後會想試著自己訓練看看。」

第三場講座將於4月23日邀請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黃薰隆,以「高齡運動指導——理論與實務 快樂齡活動心安」為題,介紹高齡運動目的是能有優質生活;5月7日邀請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李毅涵,主講「高齡運動指導——平衡訓練及伸展」,介紹平衡訓練策略與伸展技巧,增強穩定度與柔軟度,預防跌倒。課程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各種體能層級者參與,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共同培養高齡健康照護意識。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11 | 更新時間: 2025/04/17 | 點閱: 7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4/18 下午 08:31:26
  • 線上人數: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