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2025/04/17

曾秋桂拓展AI融入語言教育可能性 專書分享相關教學經驗

【楊成勤淡水校園報導】日文系教授曾秋桂以《AI技術で切り拓く日本語教育・文学研究のエポックメーキングな可能性》(以AI技術拓展日語教育・日本文學研究劃時代的可能性),獲得113學年度專任教師學術性專書獎勵,除了感謝各方的支持與鼓勵,進一步說明專書內的所有論文,皆通過學術投稿的審核,也將使她在AI結合學術研究方面,有更加精進的機會。

曾秋桂分享,配合本校校務發展願景「AI+SDGs=∞」及「ESG+AI=∞」,她開始接觸並學習AI,並思考語言相關學系如何突破AI應用的枷鎖。由於發現學校擁有許多師資及設備,她嘗試與相關教師合作開拓更多可能性,並舉辦AI與日語教育的相關研討會,邀請更多人一同拓展AI在日語教育上的應用與機會。

曾秋桂強調,以日本文學課程的操作為例,最簡單對AI的應用,即是入門的「文字雲分析」及「主題標示」,她提到,運用AI進行文本分析的過程,印象最深的文本是村田沙耶香《便利店人間》,她閱讀並判斷的故事主角及主線,與AI分析的答案完全不同,不過文學鑑賞沒有對錯之分,只要論點有足夠的支撐及相對客觀的詮釋就能成立,因此這段經歷讓她留下印象深刻。

曾秋桂說明,在課堂上她訓練學生使用AI,例如以多項數位翻譯工具,交叉對比資訊的正確性,並要求學生驗證ChatGPT所分析的知識點,她認為「AI是一項工具,可提供便利的途徑去了解文本」,不過除了充分運用工具,檢核資訊及邏輯推論的能力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她注重導正學生使用AI的方式,「我不怕學生犯錯,但希望他們藉由犯錯,可以理解並體會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曾秋桂引用日本的名言「七転八起(跌倒七次,站起來八次)」,她認為人的能力是在磨練中培養出來的,因此始終以積極的態度面對AI浪潮,越挫越勇,不斷尋找AI與日文結合的可能。她還分享近期將出版一本專書,針對兩位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進行研究與比較,希望展現在學術研究上的思考與領悟。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11 | 更新時間: 2025/04/17 | 點閱: 743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4/18 下午 08:31:26
  • 線上人數: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