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2月2至4日在高雄舉辦的國際衛星星系與編隊飛行研討會(IWSCFF )由國際太空聯盟(IAF)主辦,是全球衛星技術與應用的重要平台,今年由國家太空中心承辦,吸引眾多國際學者專家與會。本校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成功承辦2日「立方衛星任務設計競賽」(TIMICC 2024)之外,學生在IWSCFF中發表論文、海報,並在立方衛星競賽獲佳作,受到廣泛關注。
航太系再次承辦國家太空中心的立方衛星競賽,展現該系推動國際化的努力。本屆競賽吸引了來自中國大陸、印度與印尼的4組境外隊伍參賽,創下歷屆紀錄。此外,本土隊伍中也有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學生參與,提升了競賽的國際水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九州大學教授陳泓儒也受邀指導,為參賽者提供專業建議。淡江航太系三年級學生郭定閎、陳軾凱、周子晴、曾詠皓亦組隊參賽,雖僅獲佳作,但其創新點子獲得評審肯定。評審表示,該團隊的構想雖具前瞻性,但以現今科技實現有一定挑戰。航太系主任蕭富元認為,這次經驗將有助於學生在未來專案中更具實務性與可行性。
航太系碩士展現學術實力,發表兩篇論文。二年級學生陳星汝發表《Optimizing Multi-Target Scheduling for a Multi-Satellite System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with Figure of Merit》,討論多目標衛星系統排程最佳化問題。一年級學生蔡宜宏則以《Maneuver of CubeSats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with Differential Drag and J2 Effect》為題,分享立方衛星避免碰撞的技術研究。兩人分別獲得與會學者的熱烈迴響,並收到不少建議,助力未來研究發展。陳星汝表示,參與這場國際會議雖然緊張,但也因此收穫了珍貴經驗;蔡宜宏則認為,與不同領域專家的交流拓展了視野,也讓研究更具深度與實際意義。
此外,航太系四學生賴柏亘與李怡臻亦於會議中,以海報形式發表《Optimization of Efficiency for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 with Resistance-Type Systems》,探討垂直軸風力渦輪機效能最佳化的研究。兩人與現場專家學者熱烈討論,獲得寶貴回饋。
航太系系主任蕭富元認為,透過立方衛星競賽與學術會議,有助該系持續推動國際化發展,不僅吸引境外學者與學生參與,也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提升實力並拓展視野。未來,航太系將致力於深化國際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與發展平台。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3氣候行動
#SDG17夥伴關係
NO.1200
| 更新時間: 2024/12/08
| 點閱: 62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