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特優教師 2024/12/07

【111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日文系副教授王嘉臨 課程設計活潑化 讓學生愛上學習

【記者林庭安專訪】「每次獲獎都覺得是受到學生肯定,也是我持續推動教學革新的動力。」日文系副教授王嘉臨真誠地說道。103學年與108學年度獲得教學優良教師,111學年度更獲得教學特優教師,屢破自己紀錄,證明她持續在教學上的精進努力。

「原來有趣的課程,是可以預期的。」以往王嘉臨認為,學生對課堂反應特別熱絡時,可能是文本內容剛好與學生產生共鳴,可遇不可求。但因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緣故,聆聽到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分享,「才體認到原來有趣的課程設計,可以透過教師的精心發想及策劃,將課程活潑化,使學生真正愛上學習。」也啟發她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用心規劃多元課程主題。

「我的課程主要是經典日本文學與文學流派,顯然課程內容較無法與時俱進,學生對文學課程,可能有枯燥乏味的既定印象,也造成學習動機低落,或無法長時間專心聆聽課程。」於是,王嘉臨將能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學生較感興趣之議題,融入至文學課程當中,從作家導向調整為主題導向,並結合成為「以SDGs議題為主的小說文本」,提升文學課程的實用性與大眾性。

王嘉臨也使用現成的互動軟體,增加與學生互動環節,例如「Kahoot!」,將課堂問題透過教學遊戲平台包裝,增添與學生互動的趣味性;「Slido」則可與學生即時互動,透過投票、意見反饋的方式,能讓老師全面性接收到學生的意見,並根據意見提升授課品質。她說:「透過這些互動軟體,課程不再以考試分數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因此發現不同性格的學生,有其不同的互動的方式,這些都是以往傳統教學中無法看到的。」課堂呈現不再是單向模式,而是雙向溝通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談及教學實踐計畫的甘苦談,王嘉臨分享:「最困難的是每週要求學生寫回饋單,學生有時抱怨課堂作業很多,也會給我帶來挫折。」在短短一學期中,融入文本的議題多達十幾種,學生表示雖然提升了學習動機,卻對文本的情節不甚了解,無法掌握小說整體的脈絡。針對學生的反饋,她日後盡量挑選有戲劇與媒體素材的文本,讓學生對文本有完善的認知與解讀。

「過往的教學經驗讓我體會到,其實課堂不只有傳統教學模式,而是能利用多媒體、多元教學資源,讓課程更具有廣度與豐富度。」唯有在教學上不斷求新求變,不落窠臼,才能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新鮮感與好奇感,也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00 | 更新時間: 2024/12/08 | 點閱: 17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4 上午 09:20:47
  • 線上人數: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