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晨維淡水校園報導】人力資源處「行政人員職能培訓課程」第二場,11月29日上午10時在驚聲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愛牽手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顏辰珊,以「我的貴人在哪兒?情緒表達決定貴人運」為題,分享如何在職場中適當調整心態與管理情緒,近百名教職同仁參與,臺北與蘭陽校園同步視訊。
「職場溝通難免出現情緒衝突,如何防爆?怎麼合作?都是重要的議題。」顏辰珊指出,人類的心理基本需求包括掌控感、被愛、被認可和看見、被在乎、被信任及被感激等六大面向,而「遇到貴人」是滿足這些需求的關鍵之一,貴人往往有著懂得瞭解彼此、理解需求、協助解決煩惱及肯定自我價值等特質,能讓職場體驗更加美好。
談及應如何完成困難的工作,顏辰珊提出三大應對方式:其一為「照顧自己的情緒」,在遇到困難時,可暫時離開當下環境、找人傾訴、從事可舒緩心情的活動、保持運動習慣與充足睡眠;其二是「接受自己的限制」,在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要懂得取捨和放下比較心態,專注於自身能力所及的方向;最後為「找可以解決的人」,理解彼此在事件中的立場與需求,藉此建立合作的共識。
提到情緒消化之道,顏辰珊引用聖嚴法師的經典名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並提供消化情緒的方法,她帶領大家進行「低點遊戲」,學習轉化情緒,透過向下比較的方式,讓大家互相分享生活中的低潮經驗,除感受「獨苦苦,不如眾苦苦」的共鳴,體會到即便人生困難重重,生活中仍有值得珍惜的部分。她進一步強調,在貴人出現前,若先遇到困難,應為遭遇賦予一個自己能接受的意義,以降低期望值,從而減輕心理壓力。
顏辰珊還提出:「學會看見可恨之人的可愛之處」,藉由覺察他人的優點、體會他人的好,學會同理與接納,可能因此發現不一樣的「貴人」;在面對挫折時,如何安撫自己也至關重要,顏辰珊建議大家學會使用「萬用金句」來轉念,包括「至少…(還有什麼是好的)」、「還好…(沒發生什麼更慘的事)」及「很好啊…(找到事件的亮點)」等想法,提醒大家接納不可控的現實,只聚焦於可控制的部分,就能有效舒緩內心壓力。
運管系行政助理邱瑜瑩表示,「無論是以低點遊戲瞭解他人的處境,還是以金句來安慰自己,都能幫助我們在心情低落時,有效紓解情緒壓力,讓自己更有勇氣去面對更困難的挑戰。」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200
| 更新時間: 2024/12/08
| 點閱: 41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