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話題人物 2025/04/27

【校園話題人物】資工博二黃子嘉 從斜槓到跨域 為解決問題專注學習

【記者陳楷威專訪】「我學習不是為了念書,而是為了解決問題。」對於資工博二黃子嘉來說,學習從來不是一件階段性的任務,而是一場延續至今的探索與選擇。學習歷程跨越三大領域的她,背後不僅是對知識的熱愛,更是不斷追求解決問題方式下的結果。

黃子嘉的大學生涯選讀財金系,她坦言,當時並非出於熱愛,而是對數字有興趣,以及父親從商的影響。」然而,真正讓她成長的,是社團生活中的磨練。在吉他社,她從一個不擅長社交的人,成為能協助帶領社團的副社長,還勇敢參加了「金韶獎創作暨歌唱大賽」。這段經歷不只讓她更了解自己,也學會了怎麼承擔責任、如何面對問題。

畢業後,她曾短暫任職於財金產業,卻因家庭因素離職,轉而進入本校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服務。原本只是想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沒想到卻遇見人生的貴人——海下中心主任劉金源。在鼓勵創新與進修的工作環境下,她首次參與沉船研究,就此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並決定報考歷史系碩士班,最終順利取得學位。

雖然對歷史研究仍懷有熱情,但黃子嘉思考博士階段能否更有效率地用實作的方式,解決更多問題。就在這時,她遇見了資工系教授張志勇。「最怕的就是沒人願意收我,畢竟我不是本科生。」幸好,張志勇願意給她機會,這成為她投入資訊工程領域的契機。

當時,黃子嘉連程式都不會寫,於是開始旁聽實驗室討論、自學AI應用,靠著堅持與努力,除了提升學習效率,也經常受邀到校內各單位、高中進行教學。她笑說:「我知道自己跟不上本科生,所以用AI彌補差距。」她日前參加文錙藝術中心舉辦的「書藝智生—AI生成書法創藝比賽」,以作品〈大巧若拙〉榮獲第二名,除了繳出一張漂亮的AI應用成績單,更充分展現人文與科技交會的例證。

目前黃子嘉同時在歷史系與AI系授課。她強調:「AI產出的東西,若缺乏專業背景,是無法判斷正確與否的。與其當作工具,不如把AI視為對話的對象。」她鼓勵學生利用AI延伸思考,而非只是尋求快速解答。「思考與判斷力,才是未來最重要的能力。」

談到未來規劃,黃子嘉希望能透過AI協助史學研究,例如自動整理史料、分析文獻脈絡,減少重複性的工作,提升研究效率。「這不僅是結合科技與人文的實踐,更是對一路上幫助過我的老師們一種回饋。」

「我一直到現在唸資工的博士班,才真正覺得自己是跨領域的人。斜槓只是在不同領域摸索過,但跨域是在新領域裡面深入學習,尤其資工這種強調邏輯與技術的學科,要從頭學起真的不容易。」但也因為有歷史與財金的背景,讓黃子嘉能以不同視角面對並解讀問題,她認爲這是跨領域最大的優勢。

對於是否建議學生跨域學習,黃子嘉毫不猶豫地表示:「如果你不想被淘汰,或者想凸顯自己的價值,跨領域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她鼓勵學弟妹多方接觸不同知識領域,即使無法樣樣精通,也能成為未來發展的養分,例如課外活動、專題報告、講座參與,這些看似瑣碎的經驗,都是養成多元能力的起點。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7夥伴關係

NO.1213 | 更新時間: 2025/04/28 | 點閱: 13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4/28 下午 06:27:34
  • 線上人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