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晨維淡水校園報導】為提升教師對EMI教學的掌握度,教師教學發展中心3月26日中午12時,在I601舉辦EMI教學工作坊,邀請國企系教授孫嘉祈,以「讓我們一起享受EMI課程」為題,分享如何適當運用EMI教學策略,提升課堂互動與學生參與度,吸引近15位教師參與。
孫嘉祈指出,許多教師在開設EMI課程時,往往面臨與學生互動不易,以及學生無法理解課程內容的挑戰,大量的課程準備也是教師的壓力來源。他建議可先從雙語授課開始,讓學生逐步適應英語環境,再循序漸進地過渡到全英語授課。他強調,EMI教學不只是全英語授課,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參與,透過多樣化的互動模式,使學習更加有效。
為了讓學生能更自然地適應全英語授課環境,孫嘉祈認為建立安全的學習氛圍是關鍵。首堂課可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分享貼近生活的話題內容,增強學生的課堂歸屬感;可透過丟球遊戲、即時抽籤、Slido問答系統等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參與討論,降低對全英語課程的焦慮感;課堂報告方面,學生不僅要報告自己的內容,還需對其他組別的報告進行評論,藉此提升批判思考與聆聽能力;此外,適時運用獎勵機制,如提供課程加分或於期中期末發放小獎勵(如零食),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課堂參與度。
在課堂互動策略上,孫嘉祈強調數位工具與實作活動的應用,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例如讓學生使用手機上傳答案與回應,藉由即時回饋減少答題壓力;小組討論與角色扮演也是促進學習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行銷課程中,他設計Design Thinking活動,讓學生使用提供的材料設計實體模型,並模擬銷售情境推銷產品來提升創意,使學習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此外,他也會提供紙本或多種材料,讓學生將回答內容手寫於實體海報上,透過書寫重點概念,拍照上傳雲端,幫助學生加深記憶與理解。
財金系教授洪瑞成表示,很高興能夠參與此次工作坊,藉由聆聽其他教師的EMI教學經驗,為未來可能開設的相關課程提供寶貴參考。「我覺得孫嘉祈的授課方式生動活潑,憑著多年教學經驗,將課程設計得既靈活又易於操作,透過多種互動活動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其中,而非僅僅被動接受知識,使學習變得更具吸引力。」更瞭解到,EMI課程的核心應讓學生主動學習,而非教師單方面講授,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升學生的參與感,也能讓學習效果更加顯著。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NO.1210
| 更新時間: 2025/04/06
| 點閱: 73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