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音然淡水校園報導】「其實我去年就想參賽了,但錯過了報名日期,決定再磨練一年。」淡江時報記者,中文三吳沂諠,榮獲教育部主辦113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本國語文競賽」,國語作文組第三名,3月28日前往中央大學領獎。這份榮耀的背後,是她多年來對文字的堅持與熱愛。
談及寫作的啟蒙,吳沂諠認為,母親的嚴格要求與作文班的扎實訓練,奠定了她的基本功,而真正讓她的寫作能力突飛猛進的,是高中時期的一對一作文培訓。「那位老師非常嚴格,每週都要我寫1000字作文,還得整理書籍大意,寫不好就要重來。」雖然訓練強度高,但這段經歷讓她的文字敏銳度與組織能力大幅提升。這次作文題目是「人類面對Ai的挑戰」,她也笑言:「除了內容、文筆,我的字跡工整,應該也是評審給分的關鍵之一。」
進入大學後,她決定轉入中文系,並加入《淡江時報》,不斷地訓練讓她持續精進寫作。「我發現自己真的喜歡寫作,也希望更上一層樓。」作文競賽無法預測題目,因此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日常累積的知識。「比賽前,我大量閱讀得獎作品,觀摩別人的優點,也會蒐集溢美之詞,甚至背誦名言佳句。」這些方法,讓她的寫作更具深度與變化。
目前她正籌備明年中文系的畢業專題,計畫出版一部散文集。「好的文章不僅需要靈感,更要真摯的情感。」為此,她持續大量閱讀、學習新知,以拓展視野。從小到大,她幾乎年年參加國語文競賽,高中時一路從校內第一,晉升至新北市競賽前三名。此外,她也挑戰各類寫作比賽,雖然有些止步初賽,但從未放棄。「或許我跟國語文競賽特別有緣,」她笑道,「更重要的是,這些比賽讓我確定,寫作是一生的熱愛。」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是她對寫作的信念。談及這次獲獎,吳沂諠坦言,最感動的是自己,「有一種終於熬出頭的感覺,能夠被更多人認識,真的很感恩。」雖然深知自己依然有不足,她仍謝謝相信她的家人、老師,還有總是肯定她的朋友。即使曾被開玩笑說文筆無趣,也曾遇到不被看好的時刻,但她選擇把這些當作前進的動力,希望持續耕耘綻放光彩。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NO.1209
| 更新時間: 2025/04/04
| 點閱: 179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