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辰教授以多媒體科技介入捷泳教學,透過奧運金牌選手飛魚的模範動作影片,及多角度的影片、照片輔助學習。並於課堂中進行水下水中攝影,拍下同學的游姿,於下堂課觀看檢討,彌補傳統教學中以語言或文字無法傳達的抽象知識。
看似簡單的概念,在國內卻不曾有人執行,可以想見百分百是苦差事。陳瑞辰說在器材準備拍攝、剪輯上,投入的時間數不清:「每週三天上課,其他四天都花在這上面,沒假日也沒休閒。」對於已經升等教授的他直搖頭說:「CP值太低!」
支撐他繼續做下去的動力為何?答案是來自學生的學習成果及回饋。陳瑞辰說在他的課堂上,一學期下來,學生的分組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50公尺的捷泳平均成績上,達到5秒的差異,「都夠他們游5公尺了!」。
而學生在期末教學評鑑上給他的分數,也讓他忘了疲憊。學生在教學評鑑質性回饋中,對於他的帶操印象深刻:「老師每堂課都會跟大家一起做操,每一個動作都是拳拳到肉⋯⋯這種大班級老師甚至是國手等級的,老師沒有那種架子,善用力所能及的所有資源⋯⋯不只感謝老師的指教,也強烈的領悟到處事的態度。」每次都來不及做操的同學,「直到有一次我提早到,拉完筋再游,我的踢水變得輕鬆好多,而且效率提升的程度非常大」,這位同學從那之後都儘可能早到,跟著老師拉筋。也有延畢半年的學生告訴他:「在這裡真的學到好多,有時候真的命運的安排,誰知道竟然在延畢的半年裡,修了一堂學到最多東西的課,而且是體育課,還剛好是最強又最認真的老師。」 (文/賴映秀)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191
| 更新時間: 2024/10/06
| 點閱: 299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