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24/06/24

AI系畢展作品 創新實務應用解決現實問題

【記者張平淡水校園報導】人工智慧學系(簡稱AI系)於6月18日上午10時在工學大樓AI實境場域舉辦「AI週」開幕儀式,在師生觀禮下,由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系主任游國忠頒發大三畢業專題、大二作品競賽獎項,所有作品也在實境場域中展示。

開幕致詞中李宗翰院長提到,本次參與COMPUTEX 2024 的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演講時,本校校徽出現在黃仁勳身邊,被列為合作夥伴。此外本校更與Super Micro Computer(超微)、A&D有簽約,這兩家都是當今重量級的AI科技龍頭,他表示「這證明我們與全世界AI趨勢緊密連結。」鼓勵學生繼續努力。他於頒獎現場臨時加碼獎金,大三畢業專題競賽加碼後獎金:第一名6000元,第二名4500元,第三名3000元,其餘大二優等組別每人1000元。

本次AI週為人工智慧學系舉辦之首屆畢展,除了展示本學年17組大三學生的專題製作成果,也讓大二參與,並透過競賽的方式鼓勵學生在AI實務應用上的創新。系主任游國忠表示,此次參賽隊伍表現都十分優異,由他所指導的「transformer之圖像轉語音盲人輔助系統」獲最佳技術獎第1名,該組透過空間影像感知技術與研究透過影像手機拍攝現場照片後,手機將影像回傳至雲端伺服器,再透過自主訓練的模型將空間資訊轉換成語音,幫助盲人更加清楚的了解室內空間情況。成員許詠翔表示:「此研究採用自製AI模型,未來可持續縮小模型到一般手機可以進行本地運算,讓手機即便在沒有網路連線的狀況下仍可以為視障者提供協助」。

最佳技術獎第二名「基於Transformer的侵權影片偵測系統」,使用網路爬蟲與AI影像、語音識別技術,使用者可以將關鍵字與目標影片輸入進系統,網路爬蟲會自動在YouTube上尋找與目標影片相似的影片,讓創作者能即時的確認自身影片與其他現有網路影片的相似程度。第三名「基於增強式學習之未知環境探索機器人」所研發的自主式救災機器人可以在離線環境下主動尋找傷患,未來可以投入在實際的救災現場。

此外,跨域研究的作品也有優秀表現,由該系教授,亦為全世界前2%科學家張麗秋指導的主題:「以AI推估石門水庫集水區颱風影響範圍」,帶領洪翊婕、陳筱晴、許芳瑜3位學生收集石門水庫歷史資料與SOM颱風路徑分類,根據颱風預報的路徑,進行長短期記憶模型訓練(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預測集水區的雨量站數值,並將成果視覺化。為了跨域作研究,三位之中有兩位先行修習張麗秋在AI系開設的「水資源概論」、「智慧水資源管理概論」課程,先行進修基礎水環學科知識後,再投入AI深度學習,表現具水準。張麗秋表示,這次研究的研究範圍縮小到集水區,數據的精準度受到考驗,但她們的研究結果準確度高,「甚至達到水環所研究生的水準」。研究成果將可提供水庫洩洪與否的參考,並防範集水區內的天然災害。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7夥伴關係

NO.1185 | 更新時間: 2024/06/25 | 點閱: 14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6/28 下午 05:17:39
  • 線上人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