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24/06/11

談IB國際文憑 王立天分享奎山學校經驗

【記者李作皊淡水校園報導】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5月31日上午9時於教育大樓ED303舉辦「IB教育經驗分享演講」,主講人銘傳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立天分享他在奎山學校實施IB課程的經驗,並探討IB核心理念,主持人為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特聘教授潘慧玲。

講座一開始,主講人王立天請在場同學各自提出對IB教育的疑惑,以輕鬆對談方式開啟講座序幕,他提到教育在個人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應具備多樣性和包容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過程中,王立天介紹到IB教育的課程結構分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核心課程包括專題論文(Extended Essay)、知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TOK)和創造、行動與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CAS),並逐一介紹各項課程的特色。

王立天介紹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簡稱IB),是與108課綱素養導向課程精神相契合的國際文憑,其強調全人教育,以好奇探索、知識淵博、能溝通、有原則、虛心開放、具關懷、勇於冒險、均衡及學會反思等,做為「IB學習者圖像」,培養具創意和競爭力的人才。IB課程涵蓋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教育,四個主要課程為:小學課程(PYP)、中學課程(MYP)、大學預科課程(DP)、職業相關課程(IBCC),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批判性思維和社會責任感的學生,也因其高標準和嚴格評估而廣受全球大學和雇主的青睞。

此外,他也不斷強調讓學生擁有「反思」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以「概念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他也提到國際教育的重要性,IB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各國對於IB教育實施的可行性和困難點等議題,與現場學生分享他在奎山學校實施IB課程的經驗,並相互交換對IB教育的看法。對於未來教育展望,他提到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術,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強調以持續改進和創新的必要性。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185 | 更新時間: 2024/06/11 | 點閱: 12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6/28 下午 05:17:39
  • 線上人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