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丁孟暄整理】少子化、大學過多、教育資源不足,是目前臺灣所有大學所面臨的共同挑戰;數位科技的發達,帶領了世界的改變,同樣也改變了大學的定義、定位及角色,大學該如何徹底改變,便成了最大的挑戰。學生進入大學,期待的是學校如何提出一個創新的教育,讓他們在學習之後能面對未來的挑戰。大學只有四年,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卻已經到了無邊無界的地步,所以大學有責任來進行創新與改變。
在社會期望下,大學必須發揮下列功能:一、確保畢業生具備就業與適應環境能力,以跨領域知能解決問題、面對挑戰,非早期單純的能力培養;二、將學術研究與產業結合,提升經濟發展,為地區和國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非將有限研究能量用於發表論文,與產業脫節造成學用落差;三、在全球化時代,持續發展創新科技之應用,創造終身學習的機會,因為在職場上的人也會面臨數位發展的壓力。
二十一世紀面臨一個非常大的改變,大學不能只是讓所有的學習都在課堂上發生,如同二十世紀工業化大量生產一般,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或許綽綽有餘,但不易達到未來發展需求。在AI盛行的時代,創新工廠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鼓勵人們擁抱、學習AI,我引申為大學應該提供學生新的能力,協助他面對未來,而不是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我想這是淡江第五波,也是逢甲想要達到的目標。2012年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中指出,「大學培育的學生,應掌握專業知識,進入職場後迅速融入工作,並了解世界趨勢,以適應未來產業的變化。」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管理顧問Peter F.Drucker曾說:「既然我們身處於一個創新的時代,那麼所謂實用的教育,必須能夠讓一個人在接受教育後,有能力迎接尚不存在、因此還無法清楚說明的工作。」
現今的大學以「知識」為中心,組織及機構都是環繞著「知識科目」,我們讓學生學習突飛猛進的專業知識,卻還建置服務支援教師的教學、研究、評鑑及升等,是否仍是個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科系的建構主要在滿足教師的工作條件,而學生是否在思考範圍內最核心的地方?我相信世界上好的大學都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我認為應該改變的。科技變化、知識增加的速度、學習工具以及獲取知識的管道已經非常多元,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在在挑戰傳統高等教育的運作方式、服務內容及對象,所以這個改變及創新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回到教育的理念,今天為甚麼我們選擇在大學教學,我想是因為我們喜歡教育,喜歡培育人才,這個初衷才是一個大學最重要,需要時時去擦亮、具備、喚起的一個核心價值。我認為未來大學教育應該扮演的角色是提供學生走出教室的機會,讓學生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學習。全世界的大學都跟我們一樣,從傳統進入到面對新時代,有很多內容要改變,這改變所有老師都沒有經歷過,因為我們都是傳統教育的產物,創新是必要的。
接下來要向大家推薦幾個大學的創新教學模式,雖然這些大學都有著豐沛資源,但仍可透過聰明的轉換,將其在有限的資源中運用。
史丹佛大學「2025計畫」提出4項規劃,一、從線性到開放環型的大學,讓學生根據生涯發展需求規劃學習進程;二、有彈性的教學歷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速度和生涯彈性進行階段學習;三、翻轉軸心,讓學生透過多元學習學會分析和運用知識的方法;四、有意義感的學習,讓學生在過程中不斷思考,並透過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實驗室」中,發展學習的意義感。
法國高等教育創新實驗的程式學校「SCHOOL 42」,讓學生透過線上遊戲,邏輯力測驗,以及通過基礎的電腦程式任務入學。強調「做中學」,老師學生透過實驗解決任務挑戰,累積寫程式的功力;學生自己掌控所有的學習進度,必須進到學校,透過面對面的接觸與討論進行學習,同時必須接受兩次實習機會,驗證學習成效。
日本函館「未來大學」開放式學習空間及專案學習,設計跨領域合作研究,扣準社會或人們的需要,成員皆由橫跨各學科領域的師生所組成;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全專題式的學習」則是全新的大學設計,資源極為豐富,學生可以自行在實驗室內動手製作半導體晶片;密涅瓦大學則讓學生透過網路學習,並在世界不同城市培養生存能力。以上這些各國大學的教學改革,沒有一個是學生累積128個學分就能畢業的。
逢甲大學透過「當大學不再是知識創新的唯一源頭時,大學該如何定位?」、「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當大學不再是學生知識獲得的唯一來源時,大學的教學該如何創新?」、「當產業自己投入大量資源在做研發時,它如何看得上大學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三個問題,得到「希望能夠培養能參與社會產業升級轉型的創新人才」的結論,當做努力的目標。經過三年實驗與課程調整,透過MIT CDIO及Stanford Design Thinking框架的搭配,培育具創新能力的π型人才,讓企業願意以更高的起薪爭取該校的學生,翻轉大學畢業生起薪無大幅增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