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未來所於11月5日邀請淡水社區大學創校主任張建隆以「以管窺天.從淡水看世界:一個歷史的觀點」為題演講。張教授一生致力於研究淡水文史及保護淡水環境及古蹟,成立「淡水史田野工作室」,訪問耆老、調查史蹟、收集資料,撰寫淡水地區的相關歷史,著有《尋找老淡水》、《看見老台灣》、《看見老台灣:續篇》等書。本報摘錄此場演講重點,以饗讀者。
1626年西班牙由基隆入淡水佔領北臺灣,隔年建立「聖多明哥城」,後來荷蘭攻打西班牙佔領全臺後,因淡水軍事性高及硫磺需求大增,為掌控北投硫磺輸出,於1644年改建為「安東尼堡」,即今之紅毛城。荷西時期對原住民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和衝擊,包括銀幣交易,槍炮的威力及外來宗教等。其中最大的影響是銀幣交易,此乃淡水與世界連結的重要通貨,荷西時期西班牙和荷蘭先後佔領北臺灣,利用雞籠和淡水兩個港口作為海上貿易據點,淡水因此躍上國際舞臺,和世界接軌。
17世紀大航海時代,地理知識、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進步,以及重商主義興起,以掠奪物資為要務。
18世紀大清帝國版圖納入臺灣,康熙避免臺灣再為反清復明基地,嚴控船隻及人民出入;後來人口社會成長加速、土地嚴重不足,雍正鼓勵漢人移墾臺灣,淡水因此變成新開墾之地,遂為大清帝國「商品經濟」(流通經濟)區域經濟圈的物資出入港。聚落、城鎮出現,始於農民水田化運動,待富庶後以至地區性貿易據點「市街」的形成,發展為區域性交易網絡,城鎮成為商品交換和人員往來的節點。其中,港口城鎮因交通之便,往往發展為轉運集散中心。
1820年代滬尾港崛起,淡水河域內的河港市街,行郊商號薈集,載運米穀百貨,移墾事業深入河域,農作山產數量快速成長、生活用品需求大增,促進河運貿易的繁興。自此進入長達25年的全盛期,現代文明洋海關、洋行、洋樓、西洋文化,如西醫、教育、博物學等引進,尤以英國洋海關,有效執行申報、登記、查驗、徵稅、複核等多層繁瑣手續,杜絕循私、受賄種種陋習,提高關稅收入。
18世紀工業革命,大清帝國因其局限以農立國的傳統思維和傳統社會框架,上而下的統制,限制手工業和紳商階級的發達,經濟圈封閉且稀少,難以將農業資本轉換成工業資本。十九世紀歐洲生產形態的轉變和生產技術的進步,促使經濟和基礎建設加速發展,隨民族主義興起的工業強國開始以武力拓展市場、佔據殖民地以增加原料供應,武器的精進、全球貿易市場擴張以至經濟快速成長、大規模機器生產、大企業興起,造成國家經濟體導向改由資本主義結合民族國家,爭相搶奪經濟、軍事霸權,殖民帝國崛起,而日本也開始扮演殖民帝國角色,侵略鄰國。
1894年甲午戰爭戰敗,簽定馬關條約將臺灣等地割讓日本,淡水成為日本領臺最早實施新政之地,基礎建設包括「滬尾水道」工程及「淡水線鐵道」。「市區改正」,針對防疫工作和環境衛生而施行改正工事,除修築水溝、改善街屋,並將原有狹窄的街道加以拓寬整建,淡水遂成為旅遊勝地,並重新接觸到西方近代文明。1927年《台灣日日新報》發行「台灣八景十二勝票選活動」,以「淡水是個具有異國風情的地方,自然景觀極佳之外,也是北部行樂之處」為由,成為全臺八景之一。
1494年兩大航海強國西班牙及葡萄牙簽署《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達成瓜分新世界的協議,壟斷當時全球貿易。而後尼德蘭帝國(今荷蘭)崛起,因其民間財力雄厚組成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首創「股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移」的新穎概念,促成世界首間證券交易所,成為首檔上市公司,開公開發行股票之先河,更奠定現代財務理論的基礎。同時將銀行、證券交易所、信用及有限責任公司,統一成相互貫通的金融和商業體系,帶來財富增長,可知「民間集資超越皇家財力」。遠東地區大明王朝及日本,因採行「朝貢貿易」及「鎖國政策」,海外貿易拓展未果,成就西班牙、葡萄牙及荷蘭稱霸海上的輝煌歷史,而淡水歷經不同國家的統治,造就各式多元建築風格及文化,形成非常多樣化的風貌。
淡水歷史留下的是世界遺產,而每一項都可以與不同時期的文化對話,在於「傑出普世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淡水歷經大航海時代、開港時代及日治時代,知悉淡水的歷史,更以此鏈結現在及未來,現今淡水成為眾人匯聚的觀光城鎮,衍伸出生態、環境、開發、交通等議題,全世界都有同樣問題,臺灣推展「智慧城市」,建議淡水可以朝以「智慧交通」深入探討。(文/鄭少玲整理、責任編輯/梁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