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期特刊 2016/04/28

【1000期特刊】時報所學職場加分

文/曹雅涵、李昱萱、陳羿郿、張少琪、陳照宇;圖/本報資料照

何純惠(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記者」對中文系校友、前《淡江時報》文字記者何純惠而言,是新鮮的體驗。現職為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的她,2002年大二考進淡江時報,從採訪、寫作過程中學習到發揮想法及專題企畫能力等,並將如:「如何問問題」、「讓受訪者放下心防」等在時報所學的採訪技巧運用在現在漢語方言研究的田野調查中。在淡江時報兩年的學習時光,她分享:「記者之間都會互相幫忙,編輯亦時常關心我們的狀態,是一個溫馨地方,雖然很忙,卻也充實。」她鼓勵學弟妹勇於嘗試接觸不同主題的新聞、專題等,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陳貝宇 (AIA友邦人壽行銷公關)

「尊重自己所做的事情!」這是大傳系校友、前《淡江時報》文字記者陳貝宇的感言。現在於AIA友邦人壽任職行銷公關的她,十分感謝時報提供了完整基礎訓練,包括訪問能力、邏輯和整理重點的訓練等。她更認為從淡江時報社長馬雨沛身上學到的新聞道德與堅持,成為在職場上,自我要求和判斷的標準。在淡江時報的那段時間令她磨練出對事情保持尊重的心態,她說「如果認真看待這一份機會,記者扎實的實作訓練,不管在哪個領域都非常受用。」最後,陳貝宇祝福淡江時報能越來越壯大,繼續帶領淡江學生走過更多個1000期!

陳維信(草舍文化編劇企劃)

大傳系校友、前《淡江時報》記者陳維信,現任草舍文化編劇企劃。他分享:「時報提供多元學習平臺,讓我從專題構思或採訪前準備,培養出資料整理與歸納能力。」此外,延伸學生時期人際互動的觸角,廣泛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在進退應對中,訓練嚴謹的態度。更在受訪單位的提醒與回饋裡,記取不足之處,求取進步。畢業後亦返校擔任《淡江時報》編輯的他分享:「相較於學生記者,編輯更要思索時報的呈現能否吸引讀者、新聞標題能否切入事件核心,必須更加謹慎,同時亦肩負指導與管理學生記者的責任。祝福時報蓬勃發展,成為淡江的象徵。

陳頤華(秋刀魚雜誌總編輯)

「在時報裡互相學習和成長,是我在淡江最美好的回憶!」公行系校友陳頤華不僅大學時期任《淡江時報》文字記者,畢業後更返校擔任《淡江時報》編輯一職。

與志同道合朋友共同創辦《秋刀魚》雜誌並擔任總編輯的她認為,除了學到基礎採訪技巧外,有機會訪問不同階層的人亦令她獲益匪淺。她指出,「訪問教授令我學會做好事前準備的重要,而採訪傑出校友則磨練我面對名人的抗壓性。」在淡江時報的訓練,點點滴滴地累積,成為她現在勝任總編輯不可或缺的元素。她更祝福《淡江時報》1000期以嶄新風貌呈現,未來持續培育無數莘莘學子。

施雅慧(公共電視台節目企畫編輯)

大傳系碩班校友、前《淡江時報》文字記者施雅慧,現職為公共電視台節目企畫編輯,她分享:「以前在時報有多次人物專訪經歷,對於採訪及文筆的訓練十分紮實,有助往後職場工作。」

施雅慧分享因擔任企劃編輯需要時常與人溝通、協調,過去在淡江時報的訪談經歷,使她能更快速理解重點。

回憶過去在淡江時報的時光,她與記者們感情相當融洽,那快樂的回憶是她最難忘的事,大家畢業至今仍保有聯繫,不定期會舉辦聚餐交換近況,聯絡情誼。

楊蕙綾(東森新聞雲網路新聞中心記者)

中文系校友楊蕙綾、現任東森新聞雲網路新聞中心記者,在《淡江時報》擔任文字記者所學的採訪寫稿技巧對職場工作有所助益。

她分享:「當時透過專題新聞,培養企劃和寫長文章脈絡能力。此外,還沒當記者前不太敢電話訪問,在時報有許多機會訓練膽量,培養採訪能力。」

對楊蕙綾而言,收穫最多在於人脈的累積,時報的記者們出社會後多投入媒體圈,雖在不同媒體,透過彼此聯繫帶給她極大幫助。很榮幸能見證《淡江時報》1000期,這是眾人努力的成果,希望未來路上大家繼續努力,邁向下一個1000期。

王學寧 (台大藝文中心節目企劃與執行)

侃侃談起以前跑體育新聞的回憶,自認不愛運動的英文系校友、前《淡江時報》文字記者王學寧,在擔任記者時,採訪許多校隊、比賽,從對體育規則一竅不通到逐漸知悉,她深感視野拓展,「時報給了我很多機會去採訪不同領域的人、接觸不同的事,是我非常想擁有的經驗。」

大學時期忙於記者一職,王學寧亦擔任第十三屆學生會副會長,她認為,從中學到時間管理並同時兼顧報導品質,於職場上仍受用無窮。她說,「學弟妹能在校園媒體中學習,非常幸運!《淡江時報》作為學校與學生間的橋梁,報導學生關心的公共事物,是很棒的學習平臺。

梁琮閔(前O'logy國際有限公司採訪編輯)

大傳系校友、前O'logy國際有限公司採訪編輯梁琮閔分享:「在擔任《淡江時報》記者期間最重要的能力養成,是資料蒐集與口條的訓練。」

他認為學習到採訪拍攝上琢磨構圖技巧,加強對相機的掌握度;在編輯的教導下,強化文字敘述能力,提升可讀性。他談起初入淡江時報社面臨的挑戰,因新聞稿無法達成編輯的要求,備感挫折,伴隨長時間的培訓,文筆及採訪精準度皆有所助益。畢業後亦曾擔任《淡江時報》編輯的他表示,與學生記者不同,擔任編輯更要關心版面新聞是否充實及兼顧深度跟廣度。

戴瑞瑤(Smart智富月刊記者)

大傳系校友、前《淡江時報》文字記者戴瑞瑤,現職為《Smart智富月刊》記者。她表示:「在時報跑線、採訪的經驗,使她學習到如何與受訪單位維繫良好關係,新聞如何寫才能打動讀者等。都是寶貴的資產,有助於現在的工作。」過去在淡江時報社的點滴,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家一起坐在電腦桌前打稿,互相討論、聊天,至今在職場上也是如此,她說,「雖然寫的內容不同,但可以彼此互相討論、交換意見,會有團結感。」

她以自身經驗鼓勵學弟妹,在大學時期不要輕言放棄,努力完成自己該做的事。

莊旻嬑(四塊玉文創主編)

在淡江時報社的學習歷程之於中文系校友莊旻嬑,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需要為自己的新聞任務負責。現任四塊玉文創有限公司主編的她認為:「寫作技巧是在時報的最大收穫。在學習寫稿的過程,從模仿中獲得靈感,進而有自我風格。「採訪」過程亦是她的寶貴經驗,尤其受訪者的一句話更影響她深遠。如一位銀行經理曾對她說,「每個人都是在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這讓她進入職場後印證,感受相當深刻。 她鼓勵學弟妹,把握大學時期培養「獨當一面」、嘗試克服問題及學習解決問題能力。

李又如(新新聞記者)

「能在學生時代有採訪、撰稿的實作經驗,讓我更快適應職場。」現任新新聞記者李又如說。大一考進《淡江時報》擔任文字記者的她,曾與前《淡江時報》攝影記者林俊耀榮獲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舉辦之第11屆新傳獎「最佳專題平面新聞獎」的肯定。

李又如分享,在淡江時報讓她有機會採訪各行各業發光閃耀的傑出校友,從中學習到豐富的人生經驗,這是她最享受的一件事。累積的作品,更為求職加分。對於現今紙媒逐漸式微,她相信「不管載體再怎麼變化,說故事的能力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她鼓勵學弟妹繼續努力、汲取經驗,讓《淡江時報》迎接下一個1000期。

NO.1000 | 更新時間: 2018/03/29 | 點閱: 101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 上午 12:22:06
  • 線上人數: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