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發行63年期間,招考校內各院系學生成為本報實習記者,透過實體報發行的實務操作,涵蘊出各界優秀人才。
為迎接《淡江時報》1000期新局,本期特製作專刊,採訪近10年的畢業校友述說在本報學習收穫、成長歷程與職場運用。
亞洲出版協會卓新獎得主林筱庭
無懼冒險挑戰 學習不設限
【記者王心妤專訪】「我們也可以交換訪問呀!」當小記者遇上資深記者,財金系校友、前《淡江時報》文字記者林筱庭以俏皮話語開場,爽朗個性打破尷尬氣氛。現職為《新新聞》資深記者的她,過去曾在《今周刊》擔任記者,更以該刊物「台灣醫療危機─消失的醫生」專題報導榮獲「2012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獎」(SOPA)最佳專題報導獎」,從亞洲各地出版業58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
林筱庭認為,「在校園裡,每一次的採訪都像一場冒險。」一路遇到各種挑戰,面對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或是經歷不同事物的人物,更從中體悟與成長。她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採訪一位教授的過程中,發現『超乎採訪大綱預期』的疑問,進而不斷地追問,從中找出「關鍵鑰匙」,架構出更完整的文章。
她尤其特別感謝時任淡江時報社編輯舒怡萍,「舒姐不僅教了我許多新聞寫作技巧,在尋找專題主題時,更與我一起找到校園中值得深入報導的人、事、物。」這些寫作練習、或是能從不同角度發覺新事務的觀點都是滋養如今林筱庭的養分。我希望用自己力量改變社會的不公不義,即使力量微小。」這是林筱庭她作為記者的座右銘亦是未來的方向。她勉勵學弟妹,「不需要給自己框架,只要想做就努力嘗試!不試怎麼知道是否成功呢?」
台海新聞攝影獎優勝陳振堂
內化學習策略 把體驗變競爭力
【記者盧逸峰專訪】曾獲第四屆台海新聞攝影大賽優勝、2013年度臺灣新聞攝影大賽、入圍第十一屆卓越新聞獎等多項肯定的陳振堂,是土木系校友、前《淡江時報》記者陳振堂。他謙虛地表示,「有許多投稿作品都來自時報的採訪照,後期報考《中國時報》攝影記者,作品也大多取自時報採訪任務照。」顯見時報的學習經驗,對於陳振堂在職場工作相當有幫助。
曾在《中國時報》擔任5年的攝影記者,對於本報邁入1000期里程碑,他讚許:「時報給予對新聞工作有興趣的同學實習機會,是非常棒的經驗!」談到與時報的淵源,陳振堂說明當年在攝影社培養了基礎概念,後來再報考進時報。他分享,在擔任校園記者的過程中,透過採訪、觀察及摸索,進而增進了對於新聞攝影的認識,也精進了攝影及溝通技巧。他認為一張理想的照片,除了在拍攝前要構思一番,也需仰賴受訪者的信任與配合。
陳振堂在畢業受訪時,曾說:「感謝參與時報媒體,在一次次的拍攝過程中,觀察應變累積經驗,讓我在攝影的路途上處處有新體驗。」擁有多年攝影工作經驗的陳振堂提到,讓他印象深刻的往往不是拍得好的照片,而是「拍壞的照片」,他認為在拍攝時遇到問題,必須自我反思、砥礪自己才能進步,期許下次要拍得更好;他也藉此鼓勵學弟妹多拍照,累積實務經驗,找出想呈現的觀點及獨特的拍攝風格。
臺灣宏觀電視主播陳瀲文
媒體界搖籃 挫折成資產
【記者林妍君專訪】「淡江時報就像母親的搖籃,讓我從基礎扎根,與媒體業界接軌。」中文系校友、前《淡江時報》文字記者陳瀲文,曾在《經濟日報》、中天電視及年代電視等媒體界服務,目前任職台灣宏觀電視記者兼主播。
2005年大二考上淡江時報的她回想起在淡江時報的日子,陳瀲文直呼:「好懷念呀!」韶光荏苒,一晃眼她已離開淡江近8年,週二開會、週三熬夜趕稿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她表示:「時報培養我新聞寫作能力,學生時期更有機會專訪傑出系友,過程中不僅開闊視野亦能學習其人生哲學。」
然而,擔任校園記者一職的過程並非一路順遂,她說:「曾有文稿與受訪者本意有出入的經驗,當時受訪單位還致電表達異議。」這件事情當時有如當頭棒喝,至今讓她記憶猶新並謹慎思考:「是不是我的傳達方式讓人誤解,又或者撰稿主題錯誤。」她從中謹記教訓、汲取經驗,不斷地調整自己溝通及寫稿的方式,避免再次失誤。這樣嚴謹的校園媒體經驗,培養她在未來面對工作時,更加慎重並勇於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時間緊促且分秒必爭的媒體業,陳瀲文鼓勵學弟妹除了培養新聞觀點外,也要多方學習,她分享:「據《商業周刊》報導2026年世界會落下最後一張報紙。」如培養新聞攝影等其他能力,「技多不壓身,隨時準備好自己,方能解決各種挑戰。」
現代財經新聞獎得主鍾張涵
美夢加速器 實踐新聞魂
【記者周雨萱專訪】中文系校友、前《淡江時報》文字記者鍾張涵,曾體驗過報紙、電視、雜誌等不同媒體生態,現任《經濟日報》及《聯合晚報》記者,於2009年榮獲《中央通訊社》新聞專題新聞報導獎、2014年入圍中華民國新聞媒體自律協會「103年現代財經新聞獎」等肯定。
鍾張涵踏進財經領域中,觀察企業家市場策略、操盤手如何聯手操作並遊走市場,她也同樣透視電競產業的現況並作分析報導。從小立志長大要當記者的她,大一便考取淡江時報記者,並一路堅持著「記者夢」;談起4年在校園媒體的歷練,她笑著表示,「時報培養我寫作的熟練度及增進應對技巧。」一路秉持「新聞魂」精神邁進的她回憶:「記得有天放學回家途經驚聲廣場,看到音樂社團表演。既然尚未有人『報線』,那我採訪看看『獨家』吧!」憑藉著這股熱情,使她在往後工作回想起當時心情,提醒自己要保有那份「只為報導時事」的初衷。
在淡江時報完整訓練下,她認為「有形」的影響,累積的採訪作品,是作為往後投入媒體工作的最佳履歷;「無形」中亦磨練出對於一件事情的執著,在就學期間習慣按部就班地完成好份內工作,對往後投入職場助益良多。最後,她感念淡江時報培養學生記者們基礎的媒體素養,及培養解決問題能力。並鼓勵未來欲投身媒體的學弟妹,「期望你們能帶著原有初衷,成為對社會有幫助的記者!」
臺灣新聞攝影獎得主王文彥
感謝時報扎基 適度壓力成助力
【記者蔡晉宇專訪】「在淡江時報,我不僅奠定了攝影基礎,更培養了對新聞攝影該有的態度,那些日子可謂獲益良多。」現為攝影自由工作者的王文彥回想起在時報的時光,言談間滿是感謝。王文彥曾獲2015年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一名和第二名、「圖文特寫類」第一名和第二名、「肖像類」第二名、「圖文特寫類」第三名、「系列照片-海王子達卡安」第三名;2010年的國際攝影大賽「J'ai 20 ans dans mon pays」臺灣區第一名,國際組前26名。就讀運管所時,因攝影興趣而加入《淡江時報》,談起最大收穫,他說,「新聞攝影不能因現場光線、場景不佳就不拍了,且新聞事件的發生往往就那一瞬間,稍縱即逝,所以每次出任務,都抱持著一定要拍到畫面的適度壓力下,讓我的攝影水準成長不少。」
參與過畢業典禮、學術副校長專訪等重要任務,王文彥更曾走訪蘭陽校園拍攝新聞照。但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剛進時報的第一個任務,他笑說,「記得當天拍攝環境不佳,活動又轉眼就結束,首次出任務的我,匆忙下只按了幾下快門,現在回想起當初的青澀,仍覺得難忘。」王文彥鼓勵在校記者,「攝影是你看世界的方式,不僅在攝影技巧上做磨練,更要多充實內涵,當你看世界的角度更寬廣,拍攝出的照片境界,自然會有更高的層次,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學習、成長茁壯。」他恭喜時報達成1000期里程碑,並期許時報堅守優良校園媒體崗位,持續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親子天下童書編輯熊君君
時報充實學涯 成就職涯夢想
【記者秦宛萱專訪】「我沒辦法想像如果大學時期沒有考進時報,現在會是怎樣的人!」《親子天下》童書編輯、中文系校友熊君君滿懷感激地說,時報不僅充實了她的大學生活,更給予她許多養分。
對新聞有著濃厚興趣的熊君君,大二下學期考進《淡江時報》,讓她接觸到許多不曾交集的人事物,拓展視野,也讓喜愛人文藝術的她專訪到水墨畫大師李奇茂,至今仍令她印象深刻。熊君君笑說,「當記者有很好的藉口,可以了解你想知道的事、採訪想訪問的人,我也時常向編輯提專題題目呢!」
畢業後,短暫的實習經驗,熊君君便回校擔任時報編輯。這項經歷讓她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並認為編輯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找到適合的人,做出好的作品。
進入《親子天下》,熊君君從助理編輯到童書編輯、從零開始學習,讓她更接近喜愛的圖畫書與兒童文學,了解繪本如何在作者、繪者與編輯的激盪下被創作出來。熊君君表示,過去在時報培養出蒐集資料的能力,使她在發想文案與行銷時,能快速找出有用的資訊。她更在時報結交許多好友,每每回到時報都獲得滿滿的能量。
熊君君認為每位編輯都是她的貴人,不僅給予寶貴經驗,並不斷地在各方面協助她,讓她更加精進。最後,她勉勵在校記者好好努力,發揮自己的潛力。
臺灣新聞攝影獎得主謝佩穎
從文字到影像挑戰學習新視野
【記者陳品婕專訪】在「2014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獲得體育新聞類首獎的謝佩穎,是曾任本報記者的國企系校友謝佩穎,現在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攻讀藝術碩士。談到在時報學習的經驗,她說當初是以文字記者召募進來的,但因為熱愛相機,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拍攝了舞研社成果發表的照片後,開始挑戰雙棲記者的任務。
回憶起當年印象深刻的採訪,她說:「每次的人物專訪都讓我聽到很多不同年紀、身分的長輩分享人生經驗與智慧,那是最直接、也是最難得的!」謝佩穎期許學弟妹:「在淡江時報能獲得很多寶貴的經驗,相信只要持之以恆,以後都能有不錯的發展!」
入選全國美術展羅廣群
積累實務經驗 打開新聞敏感度
【記者陳品婕專訪】土木系校友、曾任淡江時報攝影記者的羅廣群,回憶起在淡江時報的時光,他表示,「當初發現有時報可以累積實務經驗,便在大一時考進,和同儕討論拍照作品的同時,自己也進步了很多。」且成為攝影記者後,培養出新聞畫面的敏感度,羅廣群說:「我也漸漸會關注社會、全球發生的事件,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曾獲「104年全國美術展」攝影類入選,他也感謝沈昭良老師的指導,讓他開始觀察其他攝影師的作品,嘗試了解作者傳達的想法。面對未來攝影之路,仍在中大土木所求學的他表示:「期待把自己的想法、美感,透過攝影傳達給每一個人。」羅廣群也鼓勵學弟妹:「在淡江時報的學習,對畢業後也都很受用,希望每個人都能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