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25/07/30

淡水好生活課程合展 分享地方參與經驗及學習成果

【本報訊】USR淡水好生活計畫,6月14至19日,在淡海新市鎮舉辧課程合展,主題為「淡味創生見里山」,展場安排於程氏古厝,展出12門相關課程的學生學習成果;另於6月14日在亞東科技大學淡水校區舉辦學生發表會,邀請各課程的修課學生23位進行簡報發表。

好生活計畫主持人,建築系教授黃瑞茂說明,淡水是一座坐擁山海的城市,乘載著歷史、文化與自然的多重記憶。從丘陵間的聚落到河海交界的漁村,里山與里海的景觀構成了淡水豐富而多元的地方樣貌。「里山」與「里海」是人與自然共生的產業地景,代表著農村與漁村文化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智慧。該計畫以建構淡水淡江大學城為目標,「大學城」不僅是因大學座落而發展的指稱,更是知識與創意匯聚的所在。「當學生走入地方,跨越教室與社區的邊界,大學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場域,而轉化為一座流動中的學習城市。」

好生活計畫關注北淡地區火山邊城市的城鄉發展與農業地景的轉變,一路是以家鄉守護文化抵抗為基,邊走邊學習里山倡議的理念,在諸多挫敗中,摸索著「社會-生態-生產」的連結編織技術。更與程氏古厝經營團隊長期合作,包含新北市淡水休閒農會與公司田溪巡守隊,以長期歷史建築程氏古厝為基地,進行淡水文化歷史保存、公司田溪生態守護,河川外來種移除、走讀文史教育,進行里山里海之計畫進行。

策展教師,教科系助理教授林逸農與教設系助理教授邱俊達表示,今年主要的課程展出,以教科系的2D與3D繪圖動畫課程為主,展示淡水生態與環境教育教案的數位再現的科技應用成果;其次為教設系專題課程,以公司田溪下游新市鎮輕軌路徑為出發點的生態、經濟與人文地景探索,採集在地居民的生活故事與問題,從中發想可能的方案設計;另有中游散村聚落的地方學習,如何採集地方知識成為流域學校與生態社區的淨零實踐的啟動。此外邀請參與計畫教師開設課程,包括化學、大傳、企管與建築系等實作課程合展,還有當年度參加清水祖師公暗訪遶境的8位通識中心、中文系與建築系的課程與學生參與,分享他們的參與經驗。

發表會則安排參與計畫學生,發表自身參與課程內容與心得,教設一徐詩涵分享,「除了上課以外,我們也實際走到教室外田野調查、走訪在地,去認識生活周遭的社區、環境,然後把學到的東西變成展覽跟大家分享。能將自己課程設計的成果變成策展和更多社會大眾溝通,把日常生活變成學習的一部份,覺得這樣的學習更有意義。」

黃瑞茂總結,課程合展的多樣的主題展出豐富了觀賞內容,更可以呈現學生在淡水場域中所梳理的議題、認識與實作提案,是針對聚落記憶的重構、文化資源的活化,抑或日常生活問題的回應設計,皆試圖在地理與社會的交織中,提出具有感知力與實踐力的回應。「課程合展活動不僅是一段學習旅程的總結,更是一種對未來城市與地方共生關係的探索想像。讓大學走入社區,讓學習回應真實,也讓山海之間的淡水成為創新與共好交會的所在。」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21 | 更新時間: 2025/07/30 | 點閱: 4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7/30 下午 05:55:06
  • 線上人數: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