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沂諠淡水校園報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10月30日中午12時,邀請榮獲112學年度「社會實踐服務」特優教師的教設系教授陳麗華,以「有心插柳柳成蔭─邁向社會實踐的大學教職整合經營」為題,分享將社會實踐議題融入教學的經驗,吸引近30名教師參與。
「每個人存在於特定的時間、空間和架構中,絕非偶然,必定有其要完成的意義與價值。」陳麗華首先分享自己的人生哲學,她並非一開始就清楚自己的專長,而是在不斷地思考和探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陳麗華表示,她與其他教授共同編撰的《打造世界公民的12個方案:全球教育理論與實踐》,是她與香港樂施會合作的契機,「樂施全球台灣好行—大學與中小學協作全球議題在地關懷計畫」專案於2015年開始,目前已執行到第8年,她說明該專案中的課程不易設計,為此付諸大量心力,除須符合本校校務發展目標「AI+SDGs=∞」、樂施會宗旨及高教深耕、USR等教育部政策,也要融入108課綱素養導向、搭配碩士班課程設計與中小學師資增能需求等,才能帶領學生在課程中實踐SDGs,她也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競賽,「將所學實際應用於生活中,才是完整的學習。」
陳麗華提到,自己保持教學熱忱與續航力的方法,在於每年創新課程主軸與推動教材,「自己覺得好玩的,才能讓學生覺得好玩」。另外,她也分享撰寫成果報告的秘訣,除善用圖文搭配、以條列式呈現重要事蹟和亮點外,在撰寫推動目標與願景時,不應以外部評鑑指標為書寫架構,要以方案為主體去銜接教育政策、校務願景及利害關係人需求等外部環境,並建立概念架構去說明目標、實踐方式、特色等,方便讀者掌握要點,也要敘明方案和實際具體作法所連結的SDGs目標。
日文系副教授王美玲分享,自己對如何申請研究計畫案感到好奇,因此前來聆聽,「我深深被她在教學上的熱忱所感動,獲得正能量的同時,也驅使自己嘗試申請計畫案,非常感謝陳老師的分享。」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195
| 更新時間: 2024/11/04
| 點閱: 421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