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研發處與逢甲大學產學營運與推廣處、輔仁大學產學資源整合中心,6月7日上午10時在守謙國際會中心HC307,聯合舉辦「專利法令說明會」,輔仁大學與逢甲大學同步視訊,近30人參與。
研發長薛宏中致詞時說明,專利的推動已逐漸受到各大學的重視,加上國科會目前積極推動專利的包裹與媒合,相信將逐漸成為在研究之外的重要工作。對於研究報告的撰寫,相信所有的老師都非常有經驗,但如何完整地將點子發想,進而透過完整的呈現進行專利的申請則不是那麼擅長,希望藉由今天的說明,能夠讓老師們有個基本的概念,以利於日後將技術報告或研究報告轉成有價值的專利,並且對於申請專利的流程有個初步的掌握。
專題演講邀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組第二科科長陳信儒,以「專利法概論」為題,進行專利相關的介紹與說明,他首先從資產的分類,說明專利歸屬於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法律為專利法;接著從研發成果與專利的關係、專利權的特性、專利類型、法律不予認定專利的事項、獲得專利保護的門檻、取得專利的流程(發明類)等,其中專利權的特性包含「屬地主義」、「獨立原則」、「先申請原則」;專利權的類型包含「發明」、「設計」及「新型」;獲得專利保護的門檻則為「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申請專利權的審查時間約為14.5個月,申請時須注意申請專利文件中的「申請專利範圍」的內容呈現,及「申請日」的確認,涉及日後相關權益的認定與釐清。
綜合座談由薛宏中主持,由陳信儒針對「專利權核駁後申請再審查」、「申請發明專利時共同發明人的排序」,以及「菌種申請專利相關事宜」等三個問題進行回復,並給予適當的建議。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
NO.1166
| 更新時間: 2023/06/11
| 點閱: 773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