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子靖淡水校園報導】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2022淡江藝文講座」,11月3日上午10時邀請長笛演奏家,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助理教授蔡佳芬,以「土地與民歌/古今舞蹈音樂賞析」為題,講解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與土地文化的關係。
蔡佳芬首先說明,舞蹈的在人類的歷史中源遠已久,第一個關於舞蹈的記錄,是考古學家在印度一個擁有9000年歷史的賓姆貝特卡洞窟(Bhimbetka)中發現,當時的壁畫描繪人類社交聚會場景中,就有人們手牽手一起跳舞慶祝的圖案,推估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舞蹈圖像記錄,而世界各地如埃及、西班牙等,也有不少古人對舞蹈的圖像記錄。接著她談到,舞蹈是一種訊號和符號,乃利用肢體講述歷史與記憶的方式,因此從古到今都能在各個典禮場合中,看見以動作代表某個意涵的形式。老師請學生們回想在課堂中以舞蹈闡述猴硐礦工歷史的過程,進一步證明舞蹈不只是動作,而是說明某件事情的方法。
「大家知道很多音樂都是來自於舞蹈嗎?」蔡佳芬提出一個出乎大家預料的問題,接著表示,現今的舞曲風格化的音樂,其實源自於古人在各種婚喪喜慶典禮中的舞蹈,其中快慢變化的節奏呈現演變出音樂,之後才有現今稱作「跳舞用曲」的出現,為了讓學生更能體驗用節奏創作出音樂的過程,蔡佳芬將學生們分成兩大組,再以手拍向地板,指定每一組的節奏變化,在兩股穩穩的節拍中,呈現出一種類似傳統鼓聲編排的音樂。
最後,蔡佳芬把話題從世界轉向臺灣,她指出,臺灣的文化,與舞蹈和民歌息息相關,從大眾常見的陣頭,到原住民的傳統,都有著各自深厚的歷史。她鼓勵大家可以多探索在地文化,並更好的將歷史傳承下去。參與此次講座的大傳四吳倩瑩同學分享,透過老師的講解,認識到不同時空背景如何影響音樂和舞蹈的樣貌,「老師講解音樂拍子的方式也非常特別,讓我可以在之後創作舞蹈時,注意拍子編排所帶出的感覺。」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NO.1153
| 更新時間: 2022/11/13
| 點閱: 95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