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計畫攻略工作坊 劉金源等人經驗分享
【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研究發展處11月4日上午9時,在覺生國際會議廳舉辦「產學計畫攻略工作坊」,希望增進教師們對產學合作的了解,並提供相關經驗,協助教師們順利進行,同時也可思考產學升等的可能性。學術副校長許輝煌、各學院院長及教師近80位參與。
許輝煌致詞時表示,產學合作除可提供專業協助政府及產業發展,還能訓練學生實務操作能力以符合產業需求。不過需花費很多時間及精力,如與廠商的溝通、指導學生實作、甚至成立研究中心承接專案,對於教師而言是個不小的考驗,但獲得的成就感與回饋也相對較為豐碩。研發長薛宏中補充,產學合作相較於一般研究案困難度更高,原因在於合作廠商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得較為明確的結果,對於教師較具有挑戰性,但其徵案的單位較廣、時程及相關規定相對彈性,對於目前國內研究資源近年來無顯著增加的情況,學校鼓勵教師們可朝這個方向規劃。
電機系講座教授,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劉金源與專案經理黃子嘉以「產學合作計畫統籌、整合分享及政府公開招標採購案件程序」為題進行分享,由劉金源說明海下中心自成立以來的相關產學合作經驗,包括產學與教師生涯發展、合作平台的建立、合作聯盟的組成與運作,並提供如何增進產學合作機會方式如讓外界多瞭解自己的專長、建立人脈、勇於嘗試、樂於合作等;黃子嘉則針對如何爭取標案、執行細節、團隊與人力分配,以高品質結案報告建立口碑等項目逐一說明;劉金源最後在結語中強調,產學合作可實現專業服務、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也可支援教學與研究,更能拓展人脈及視野,培育優秀人才,他認為本校在產學計畫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希望透過共同的努力幫助學校同時成就自己。
水環系教授,水環境資訊研究中心主任張麗秋則分享自己爭取產學合作計畫的經驗,首先要「實力養成」、致力研究及論文發表、帶領碩博士生共同努力並協助其成長、並承接計畫與擔任各種委員發現問題與需求;其次則是建立合作關係、善用人際關係及尋求推銷自己專業能力的機會以「孵育計畫」;接著藉由替對方解決目前問題、百分百的服務與熱誠、提出創新具前瞻性的方案「維持長期計畫」;最後則是「運用專長並延伸至不同應用領域」,讓產學計畫得以更多元持續發展。
本校首位透過產學升等的建築系教授黃瑞茂,說明自己在淡江任教後,即透過各項課程,積極參與淡水在地營造與校園的規劃,同時也將建築系擅長的「設計」與全校分享;接著他以自身經驗分享提出建議,認為需要產學升等的教師,通常可能是產學案過程與成果不清楚的「研究」產出者,因通常帶有專業實踐(Professional practice)的特質,可稱為「研究/教學+實務工作者」,他建議可透過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探究自己的教學設計與成效;其次建議研發處進行非正式調查,收集不同領域教師的回應,依據提案的可能性,探索未來產學升等的可能模式。
STEM計畫會議與國科會計畫撰寫工作坊
【記者陳楷威淡水校園報導】研究發展處11月7日舉辦「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STEM領域及女性研發人才培育計畫第一次會議」,介紹該計畫、申請流程及撰寫計畫建議;11月9日則透過「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撰寫工作坊」,協助校內教師更順利進行研究計畫的撰寫。
研發長薛宏中於「STEM領域及女性研發人才培育計畫第一次會議」中首先分享計畫申請系統及申請相關規定,並介紹多所已申請之大專校院的計畫,以供在場教師參考,該計畫一次三年,強調跨領域,最高經費為400萬;通過率則是2/3,計畫分為「自然科學、數學及統計」、「資通訊科技」及「工程、製造及營建」共3 個領域,計畫主持人必須執行過國科會或教育部計畫之一,全校共可投五個計畫。接著由理學院院長施增廉分享「如何撰寫STEM 計畫」,從「課程規劃面」、「師資配置面」、「產業合作面」、「行政配套面」、「女性支持面」及「績效面」等面向提出撰寫建議。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撰寫工作坊」則邀請化學系教授陳志欣與教科系教授王怡萱分享計畫撰寫經驗,並提供撰寫重點與建議。陳志欣提到,計畫撰寫迎合審查標準是重點, 並介紹撰寫新進人員計畫時須避免的問題;另建議參與國科會舉辦之活動、善用學術合作資源、投稿至具學術聲望之期刊,並注意學術倫理的規範,以上都有助於計畫的申請。
王怡萱則分享在提筆前需要了解申請計畫的類型與條件、選擇學門並確認徵求之重點;建議撰寫時須包括「清楚的研究目的與背景論述」、「豐富具調理的文獻探討脈絡」及「完整合理的研究設計與分析」等部分,提筆後則需要持續的「多看、多聽、多學」,她也以自己當年撰寫第一個研究計畫時「提早準備」、「廣泛閱讀」、「參加社群尋求靈感」、「多向前輩學習」、「積極樂觀不放棄」等心得,希望大家都能在研究的路途上,玩得愉快。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