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驚聲 2018/12/17

泥巴娛樂林蓓心談現代電競產業

本校文學院共同科「全球文化行銷企劃專題」於12月5日邀請泥巴娛樂公司營運長林蓓心,以「國際分工下的台灣電子遊戲產業,現況與未來,『遊戲思維』與台灣產業的轉型」為題進行演講。林蓓心自本校大傳系畢業,17年前跨業進入遊戲產業,曾任樂陞科技總經理,2017年與團隊合力創立泥巴娛樂公司。她分享在遊戲產業界工作17年的經驗與創業的心路歷程。

電玩遊戲最早起源於1950年代,目前媒介包含電腦、手機,到現在推出的VR、AR和雲端遊戲等,透過不同的載具及科技與技術的突破,改變原有的遊戲市場生態。全球產值高達1349億美金,遠超過電影產業,近年電競市場的興起更創造巔峰。全球前三大市場分別是中國、美國和歐洲,但三者市場並不一樣,在歐美市場中,遊戲是屬於娛樂產品,以滿足心理需求為目的;在中國則是一門生意,以賺錢為目的。歐美市場偏向傳統市場的電視遊戲機,需要先消費才能體驗,中國則以網路遊戲為主,包括PC、手遊。在不同市場中,首先要思考遊戲產業對應的概念是什麼?市場的不同反映遊戲生態的改變,過去遊戲以娛樂為導向,但現在以賺錢為目的,「如何讓玩家上癮以致無限循環」是遊戲業者共同思考的。臺灣遊戲產值為13億美金,位居全球第10、亞洲第5,臺灣遊戲產業滿活躍的,但因為開放性過高,國外大量流入,市佔率大、投資多等的優勢,縮限了國內遊戲產業生存空間。

遊戲產業鏈分為製作與市場,製作包含IP Holder、遊戲開發商、遊戲外包商及遊戲代理商。IP Holder包括專利、商標、版權等智慧財產權,遊戲公司通常傾向與IP簽約合作,風險相對較小,也可以自由創造IP,就是所謂的「自由IP」,但是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中,自由IP業者較不具競爭力。遊戲市場流動快速,必須縮短遊戲製作時間,部分內容交予外包商製作,完成後由代理商發行,代理商除了可以代理發行別家的遊戲,也可以發行自家的遊戲;市場則包含壓片商、零售商、廣告流量商、渠道分發商。壓片商、零售商作為銷售遊戲的通路,現今遊戲市場開放,市面流通的遊戲甚多、競爭激烈,加上平臺多以手機為主,因此新興竄出廣告流量商,運用各種互動、點選的動態廣告放置到各大網站,以打響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費者,但成本非常高。

創業必須要注意幾點,第一,重視創意跟創新,首先必須知道「What do you want to Deliver?」清楚你要推出什麼樣的產品;第二,科技和技術的突破改變遊戲生態,跟隨現代科技、技術潮流發展,避免被淘汰;第三,盡可能地縮短遊戲製作時間、服務對象的距離等;第四,高品質的要求,只有達到高品質才可以打進市場。商業上則須思考「What the Profit Model you have」,包括:夥伴、市場及資金,創業夥伴必須慎選,市場則必須了解該市場對於遊戲的認定,有資金可以支撐公司運作。

創業是一條艱辛的路,在創業之前必須做好心理和職能的建設,建議準備好再出發,你必須先認識自己,思考自己創業的動機是什麼,評估自身能力,究竟自己對創業這件事有多堅定,以及能不能堅信自己和團隊到最後,同時考量現實環境問題,現有資源有什麼?能不能支撐公司持續運行?遊戲團隊中最常發生「想做自己的遊戲」,因此有人離開團隊,但我反而都鼓勵他們,找到自己成長和價值非常重要

泥巴娛樂公司是在2017年成立,目前在臺北跟蘇州設立兩個辦公據點,公司規模140人,目標是要製作跨平臺遊戲,即同時間可以在不同平臺同步發行,鎖定全球市場。泥巴有5個核心價值,一、國際人才(International Talents),泥巴延攬各國優秀人才,成員組成的多元促成國際化,助於朝向全球市場邁進,因為遊戲是文化、生活的延伸,必須完全了解當地生活、文化背景才有可能做出相類似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故事背景,實際走入市場;二、成熟團隊(Mature Teams),不只是遊戲開發、設計等技術方面的成熟,而是包括團員間相互信賴,培養團隊默契,朝向共同的目標一齊努力;三、高品質遊戲(High Quality Games),我們強調不只成果要高品質,過程也必須投注大量時間、資金、心血,一步步確實做到位;四,全球市場(Global Markets),鎖定對象是全球市場;五、自助資金(Self Funded),公司內所有投資都是公司成員自己投注資金,不仰賴投資方,做自己的老闆,才能自由地做出自己想要的遊戲。

泥巴創立短短兩年已與知名遊戲公司Capcom有過幾次合作,運用自身的研發技術將市面已有的遊戲再做提升,重新發行在不同的平臺,產品包括惡魔獵人、惡靈古堡及鬼武者,並獲得不錯的回響。林蓓心表示,「我們從第一步完成委託交付作品,到贏得合作夥伴的信任,因此有後續合作的機會,一步步建立泥巴品牌的聲譽,打造泥巴的價值。」(文/鄭少玲整理、責任編輯/梁淑芬)

NO.1079 | 更新時間: 2018/12/17 | 點閱: 267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 上午 12:22:06
  • 線上人數: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