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同行 淡江致遠
管科系教授陳水蓮VS教政所教授張鈿富
書名:同行致遠
作者:張懋中
出版社:商周出版
ISBN:978-986-477-362-6
(攝影/李祈縈翻攝)
本書簡介
《同行致遠》作者為念過臺大、清大及交大的臺灣國產博士,現任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他希望透過在美國業界、學術界奮鬥36年的經驗,回到臺灣打造「偉大大學」。本書帶領讀者了解高等教育的本質和精神,試圖改變觀念,導引到正確的做法。張懋中深信大學的本質是「人」,唯有辨識人才、挑戰人才、準備人才,與年輕人同行致遠,才能為臺灣開創有希望的未來。內容從張懋中求學歷程談起,提到臺灣教育的教導方式,如何從中學得創新價值,以及勇闖美國36年的的歲月;接著提到臺灣目前教育現象,學生該如何在學習中發掘不一樣的熱情;同時與讀者分享邁向偉大大學該具備哪些能力,培養何種人才;最後,提醒師生應走在一起,合作才能同行致遠。
【文/廖吟萱,圖/吳冠樑】
現今的臺灣面臨很多挑戰,對外處於緊張的國際情勢,對內則面臨政治動盪不安的氛圍。國家的未來建立在教育之上,臺灣學生有許多優點,但長期「只學答、不學問」,被塑造成考試機器,不注重思辨與定義問題的能力,在產學官研各界的擔憂下,年輕人競爭力成了目前最大的問題;而高等教育的本質與精神不被重視,改革流於皮毛,不得要領。目前臺灣的大學該怎麼走?如何解決目前的難題?,本期特別邀請教政所教授張鈿富與管科系教授陳水蓮,就《同行致遠》一書進行對談,透過他們專業的經驗與觀察,帶領我們探討書中的「偉大大學」教育使命與理念。
記者;作者曾在博士班時創立了世界首家掌上型遊戲機公司,請問兩位教授,對於現下的大學生創業,有些什麼樣的建議?
教政所教授張鈿富(以下簡稱張):大學生創業是近幾年政府關注的議題,創業沒有那麼容易,過去教育著重在書本上,但未來的教育如作者書中所說,有更多機會去挑戰不一樣的事物。在高教深耕計畫裡定位為就業與創業,計畫裡提到的PISC,講的是跨領域的專業能力(P)、資訊資本的演化與更新(I)、社會資本的連結(S)、以職涯資本的累積(C)有機整合之課程,建立職場的競爭實力,是培養大學生的重要能力指標,我們特別強調產學鏈結與生態復育,建構學校的生態系統。教育裡最重要的一部份就是要提供機會,不要阻礙學子,未來的可能性無法掌握,我們也希望做好在學習過程的最後一哩路,就業第一哩路的銜接工作,強化這部分內容,同時引領學生走自己的路,並找到藍海。
管科系教授陳水蓮(以下簡稱陳):作者在就讀博士班時即創業,表示他已有穩固的專業知識,所以他能運用專業出來創業,也與他學習領域有關,他也同時清楚自己不足的地方在於經營管理。因此,學生若想要創業,尤其對一個大學生來說,一定要具備專業知識背景,最好能找到多元領域的同伴,連結不同的產業知識,才能激盪不一樣的想法;只是學生若以在校所學的內容直接創業,相對風險會提高,我會建議先就業。如果真的有創業的想法,可在就學時多參加學校或業界舉辦的創新創業競賽,除了讓自己體驗並累積相關經驗,還可以從業界人士的建議中發現思維上的不足進而補強。創業不見得會成功,但要有不怕失敗的決心,且考量到務實層面,需有全面考量。
張:能力的建立很重要,能力不夠則不符業界所需,所以創業前必須要蓄積哪些專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透過之前的研究,我們發現有幾項重要的東西如Knowing why為什麼、Knowing how如何去做、解決問題、Knowing whom對象三個部分。可從中歸納出幾個元素,首先是自信,敢做夢、勇於承擔責任並面對挑戰;其次是網絡,人際關係的連結是助力的來源;當然充足的知識與正確的態度更是缺一不可。
記者;作者本身的大學、碩士及博士分別涉獵了不同領域,造就他後來的成就,想請問兩位教授,您對於目前的淡江在跨領域學習的推動,是否能幫助學生提升競爭力?又,兩位教授如何引領學生進行跨領域學習?
陳:答案是肯定的,學校提供雙主修、輔系以及各種不同學程,如榮譽學程、教育學程,讓學生在自身專業科系領域外,學習不同的知識。當然也可以像作者一樣大學、碩士與博士時跨領域學習。例如商管學院就常會有工學院、理學院學生過來修習經營管理相關的課程。或以管科系課程為例,學生在系內課程不一定要專注單一領域,可以依照自身興趣擇2至3個發展,像是管理科學可以結合統計、行銷。我認為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不一定要侷限在校內,企業目前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趨勢所見當地語言相對重要,臺灣人通常喜歡學日語、韓語,很少人會想去學印尼語或越南語。現在民間組織有開設東南亞國家相關課程或演講,可以鼓勵學生向外學習,校內同樣有很多東南亞學生來臺就讀,更可以培養人際關係。
張:跨領域相當重要,因為在不同的領域可以擁有不一樣的視野。學校在未來五年的規劃中有產學鏈結、生態復育的項目,就外語學院的學生來說,外語學院有個六六大計的規劃,學生除了修習本身語言的專業課程,還能跨領域學習結合專業能力以提升在該領域的競爭力;另外就是工學院所推動的C(構思)、D(設計)、I(實施)、O(運作)教學模式,強調完全跨領域學習,其中提到的「SMART」:S是科學、M是數學、A是藝術、R是機器人、T是科技,希望我們能從點到面、透過跨領域的學習來強化競爭。隨著學生需求,未來學校會增加更多的應變,但這也需要老師一同投入、推動來促成。當然這些規劃的目標不只是學習,更會導向就業與創業。其實大學學問的追求不一定在於馬上就業,只是目前的社會氛圍發展,讓學校得負起一定的責任。其實現在能做的,就是將過去的經驗結合目前的現況,盡可能引領學生自主思考、發現目標並解決問題。每個領域都有其發展的空間,只是心態要更開闊,透過興趣所在學習並發現更多機會。
記者;作者在書中提了到大學生的「小朋友現象」?請問兩位教授,在您的教學生涯中,如何因應這種現象?
陳:我會建議儘量不要使用「小朋友」這個字眼,因為使用了這個稱呼,會讓學生誤以為自己還是小朋友,可以不成熟,可以使壞。我不會對學生使用這種稱呼,對我而言,學生在課堂上就是我的學生,下課後可以當朋友,但不會是小朋友,是一個成熟的人,要學習對自己負責任。我對於指導的研究生,就是站在一個指導的立場,教會他們研究方法,協助確認研究,剩下的資料要自己尋找並解決問題,有些事情是自己的責任,例如成績不好,就要承擔自己造成的結果。我也會讓他們負責舉辦國際研討會,來學習責任的承擔;同時給他們建議,很多事要自己多多嘗試,不要停留在舒適圈,要試著走出去,才能會有所成長,同時知道怎麼過日子。例如學生要為活動募款,就應該尋求學校以外的資源,而不是自己的老師或同學。
張:我大多接觸到研究生,相對較為成熟,但感覺目前大學生受到過度照顧,獨立性仍待加強,例如:媽寶。問題主要還是大人造成,可能因為孩子小時候沒有給予太多照顧,長大後想給予更多關心的補償心態。不過在大學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轉型的機會,例如,蘭陽住校,可以讓學生暫時擺脫家庭,使同儕間能有更多互動。父母的叮嚀的確是關心,但有可能讓孩子無法自我規劃,學習更是如此,要讓小孩去闖。從淡江立場來看,學校應該要重視這個現象,思考如何適時透過教學或活動,協助學生更獨立去承擔責任。
在辦學術活動時,我會隨手指派一個人為領導,讓他組成一個學術團隊,讓他在參與過程中,體會協調與成長,這種工作團隊一方面學習,一方面建立人脈關係,也許學生忘記課堂內容,但自身辦過的活動不會忘記。
記者;作者在書中題到「創新!從問好問題開始」,同時也提到「教育的核心精神,是訓練學生的思考,鍛鍊他們的批判性」請問兩位教授,您如何去啟發或引領學生們思考,並能問出好問題?
張:亞洲的學生不擅長回答,這與文化背景有關,但不代表沒有想法,這本書提到創新除了學以外,也要會思考,才是正確的方向,但要做到這部分還有點難度。我在課堂上問有沒有問題時,大多沒有回應,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其實老師也有責任,可能要思考如何透過教學設計,引領學生多思考,並且能在課堂上提問,讓學生養成習慣,進而透過預習來提出好問題。大學部人多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建構機制,但研究所應該要慢慢以問題為導向。學校前陣子有問題導向教學,整理問題尋求解答,但這部分只是在過程中尋找答案,我們應該要習慣平常看到問題時就提問,不是只接受知識,而是要挑戰問題,讓思維帶到這個層次,這也是學校教育未來要強調的,所有創新不可能跟著別人,必須要走出與別人不同的,敢於挑戰與別人不同。
陳:大學部同學不敢問問題的原因,一是不知道要問甚麼,二是會害怕問問題。要如何引導學生?在指導學生論文時,我會叫他們提出問題,為甚麼要做這個?別人沒做過?有沒有別的問題?把5W1H的習慣養成後,讓學生自行思考、發現並提出問題。作者的意思是因為會問,才有創新、貢獻及價值,學生要自己思考你問了這問題貢獻是甚麼,甚至對未來有甚麼幫助。再來要思考價值,是對個人好,還是對國家對社會也都有幫助?提了這個問題會造成甚麼結果?回到源頭,要鼓勵學生提問,有些老師強制,強迫學生發問,那就會回到問題是否有建設性,老師要去幫助學生提問這件事,但也要有接招的準備,不可變成抹煞學生學習的動機,鼓勵他人問,且老師要有雅量,不怕被問倒。
張:問問題除了是習慣,也是課堂上重要的要素,因為要夠了解課程內容才能發問,相對就會多用心面對功課。此外問問題可以刺激老師,有雙向作用,對提升教學品質其實會有一定的幫助。
記者;作者在書中提到,一流的大學需要有「學術傳承」,請問兩位教授,就您的觀察,目前的淡江是否達到「學術傳承」的標準?為什麼?
張:大學本身就是人構成,我們會常聽到一句話,「沒有大師就沒有大學」,顯現大學的主要本質還是回歸到人,能夠有一群偉大而優秀的教授,是大學成功的一個重要部分。大學風氣更是由這些優秀人才所散發出來的學術氛圍,自然就形成風氣,學習他的風範、治學方法,久而久之自然會傳承下去。例如,淡江的校友都會回來看老師,也許老師上課時給過他一個重要引導,或者動作讓他改變,我想傳承應該是指這個氛圍,讓下一代能立志、改變思維或前進的方向。所謂標準沒有絕對,如果每個系所都能塑造,對學校幫助一定會很大,我們過去強調,一系一特色,那個特色要包含這些東西,且人和才會有特色,所以傳承某方面來說就是建立一個團隊,讓老師能一同為了這個特色而努力,學生能一起學習,用另外的方式建立一流大學。
陳:從作者想法是學術傳承,重點是談指導的博士生要跟他同行致遠,期許他學到專業到外面發展,大家一起進步。早期淡江的學術傳承做得不錯,近年來少子化情況以及就讀碩博的學生普遍基礎知識不足,很多也不像過去一樣想從事學術研究,而是業界要求來獲得這個頭銜,也許就求快沒有扎實學完,遇到這樣問題,那學校做法是讓他在就學時幫他加強學術方面的不足,再讓他畢業,否則容易遇到學術倫理的問題。如果跳開作者想法,以學生在校內學習態度或者倫理來論述學術傳承,老實說,淡江學生的表現都算很不錯。
記者;作者在書中提到,臺灣的大學應該效仿加州大學系統,劃分使命,想請問兩位教授,您覺得淡江目前的狀況,應該適合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
張:加州的大學有一套計畫為Master Plan,我們看到的規劃有15%的學生能進入研究型大學,50%-60%進入一般大學,大部分都可以進入學院。但前幾個月看到一本書談到DREAM IS OVER,隨著外流人口進入,很多加州人進不了大學,原本以為這樣的設計能促進社會流動,但也不完全是。臺灣早期很多人迷信加州系統,設立頂尖研究型大學,目前淡江採取比較務實的做法,教學為導向,但也有研究型架構,以臺灣私立學校來看,淡江要如何脫穎而出成為史丹佛大學之流的一流學府,有沒有機會與企圖心是學校必要強化的。
陳:加州系統將大學分為研究型、技職型以及社區型大學,那淡江目前比較像是以校園在分類,淡水以教學研究型為主,蘭陽為教學型,臺北校園偏技職、社區型;這樣的做法像多頭馬車,都要兼顧相對會比較累。校內有幾個科系設有博士班,或許可以在教學與研究並行下偏向研究型,其他科系則以教學為主,當然,學產落差方面則要更加努力。
張:加州系統的成功,跟矽谷的產業帶動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在校內也許可以做學術分工,以及產學重點要放在研究所會較有競爭力。未來方向沒有人給予,學校要就現有的資源挑戰。我發現淡江在校友方面有個很好的立基,在深耕計畫裡我們希望用五年的時間改造產學平臺,導入校友力量,但這需要一群教授一起推動,形成自己的募資平臺,以期創造永續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