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金鷹獎特刊 2016/11/10

【第30屆金鷹獎特刊】興學熱忱獻杏壇/歐研所校友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

【記者陳品婕專訪】「哪裡最需要我,就是我全力奉獻的地方。」這是第30屆金鷹獎得主、歐研所校友,現任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的座右銘。在美創辦鳴遠中文學校、出任嶺東科技大學、靜宜大學校長,深耕教育領域至今逾38個年頭,「來到淡江念歐研所,兼差過家教、擔任教學助理,正因所上提供扎實的學術理論及教授薰陶下,使我更加確信自己熱愛教育工作。」

出身農家子弟,每天太陽還沒升起,陳振貴已在雞寮幫忙,直到上課前才匆忙拎起書包、奔往學校。「勤奮」二字自此深植心中,他熱愛學習,以優異成績一路考上臺中一中、成功大學,「大學開學時,導師于希武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鼓勵我們努力進取,當年深有所感,至今記憶猶新。」讓陳振貴在遭逢困難之際想起,更是成為人生中的無形導師。

大學畢業後,陳振貴來到臺北念研究所,回憶當年深受張建邦創辦人辦學嚴謹的態度影響,求學時期的歐研所鈕先鍾教授對時勢論述的精闢見解更是感到印象深刻,「老師從歷史上的全球戰役,分析政治、經濟、社會、心理、軍事5層面,帶領我們進行戰略性思考,透過學習過程也幫助我們整體思維發展。」在外籍教師的全英語授課環境下,則是扎下厚實的英文基礎,他分享:「當年張建邦校長從美國帶回未來學的書籍,我曾參與、協助翻譯工作,到現在還記得這項特別的經驗。」

研究所畢業後,陳振貴選擇赴美,學成歸國後旋即踏入教育界服務。1987年,陳振貴到美國洛杉磯擔任交換教授時,創辦鳴遠中文學校,對教育精神和辦學理念擁有滿腔熱血的他,首次興學即面臨艱鉅的任務,「由於學生程度不一、師資背景多元,要維持教學品質和穩定生源都是挑戰,因此我還嘗試辦夏令營、課後教學及慶祝遊行,促使鳴遠成為洛杉磯第二大的中文學校。」當年興學的困頓彷彿成過往雲煙,陳振貴笑說,每年農曆年節舉行「四海迎春」慶祝大遊行,至今已成為年度傳統節慶活動。

之後,陳振貴未曾停歇,先後在嶺東科大、靜宜及實踐大學3校出任教學與行政職務,有著豐富教育資歷。談起最挫折的時期,莫過於1994年修訂《大學法》後,實行「教授治校」,社會風氣隨著民主開放,各界提出改革及建言,他見證臺灣教育進入風起雲湧的階段。1999年陳振貴出任靜宜大學校長,為讓教授充分參與,曾歷經無數次冗長的校務會議。但他解釋,「抱持開放的態度溝通很重要,運用不同的人才與管道,才能逐步達成共識。」陳振貴也歷經遠東技術學院轉型科大的陣痛期,他如同一貫秉持勤奮的精神,始終相信每回考驗都引領團隊走向成功。

談起陳振貴和實踐的淵源,這是他第一份從事教育工作的學校,歷經赴美深造、興學,1993年再度回到熟悉的環境擔任副校長,更於2012年接任校長職務。走過3間不同經營模式的大學,陳振貴清楚治校目標,他坦言,每間學校在不同時期各有發展的階段性任務,身為校長便要肩負起使命和規劃,帶領團隊朝向「實用教學型」發展,並積極推廣實作課程、參與國際競賽等。陳振貴驕傲地說:「2014年Ranker公布的『全世界最好的30所設計學校』,臺灣也只有我們實踐入榜。」顯見辦學績效斐然。

然而,面對少子化衝擊,各校積極發展國際化,陳振貴身在其中,並樂觀以對,他認為臺灣是有能力輸出教育產業。提起母校淡江大學,他更是展現大格局的思維,陳振貴說,兩校同屬「優九聯盟」的老字號私校,論專業領域、學生人數及國際化程度,淡江是很好的學習標竿。

本次獲金鷹獎肯定,陳振貴謙虛地說:「期許我能作為一個火花,以自身經驗點燃後輩學習熱情,使未來社會更加美好。」期待看見更多從他手中接過畢業證書的學子,能成為未來主人翁。

NO.1017 | 更新時間: 2018/04/15 | 點閱: 127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3 下午 06:08:21
  • 線上人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