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高柏園 中文系教授
選此書引介給讀者有兩種原因。其一是因為此書作者聖嚴法師是我在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時的老師,開授《華嚴經》,身為弟子有義務宣揚師學。其二是因為此書不只是人生智慧的寫真,而且更是禪式管理的大作,對身陷時代困境的心靈,無疑是最佳的指南針。
眾生有情,因此生命充滿了熱情與理想,然而,如果我們缺乏智慧,熱情便可能成為激情而泛濫,理想也因為缺乏基礎而流為幻想。「多情須講理」,聖嚴法師這句話既是肯定熱情,同時也要用智慧穩住熱情,使人既有情感的熱力,也有智慧的光明,有智慧的熱情就是慈悲。
愛人不難,因為這是人性。問題是,如何有智慧地愛人才是學問的重點。孔子說「仁者愛人」,也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其實,慈悲就是愛人,就是為他人的設想。「常替他人處理問題,相對地,困擾自己的問題也會愈來愈少,也就愈有智慧。」
為什麼會如此呢?
原來,因為我們能為他人著想,就表示我們的心量放大了,不斤斤計較了,煩惱當然就少了。因為不起貪念、不起嗔怒、不起癡迷,心地自然光明,智慧自然生起。所以說「慈悲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佛教的智慧,它其實也是人生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智慧,也是管理的智慧。智慧之本在於心,心能自覺、自省、自安,則人生也就能在不安中安定生命。面對一切,皆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忘掉它。舉重若輕,無執無礙,這是溫柔的是非,也是溫柔的智慧。
書名:是非要溫柔
作者:釋聖嚴
出版社:天下雜誌公司
索書號:192.1/ 8748
(攝影/姜智越)
NO.952
| 更新時間: 2014/12/22
| 點閱: 234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