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沈秀珍報導】由本校外語學院及教育學院共同主辦、英文系承辦的「全球化、教育及語言國際研討會」,於本月十六日圓滿閉幕,為期二天的議程,全程以英文進行,發表了論文共十六篇,前任教育部部長、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因不克前來,由本校教育學院院長黃炳煌代為宣讀主題演講。
本校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在開幕儀式致辭中提到,討論全球化的議題,已成為世界主要趨勢,全球化也是本校三化政策之一,而全球化與教育、語言高度相關。目前英語已成世界語言,有專家預測到二一○○年,語言數目可能只剩下目前總數的百分之十,本世紀教育的責任之一,即是實行雙語或多語教學,全球語言與國家或族群語言,都各有其存在的必要價值。校長張紘炬也提及本校三化的教育願景,並介紹了本校致力於國際化的歷史進程。
研討會中曾進行圓桌討論,主題是關於台灣的語言、教育與政治,台大外文系所主任廖咸浩指出,胡適、殷海光都認為中國文化是八股文、裹小腳、貞潔牌坊等,而西方文化則是科技,李前總統的「脫古論」有如福澤諭吉的「脫亞論」,福澤諭吉主張「脫亞入歐」、「去中國化」。清大教授廖炳惠認為,比爾•蓋茲並不會擔心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但我們在學術上則要擔心其影響,利用全球化帶來的好處,正面的幫助是讓學生更有競爭力。
林耀福談及全盤西化與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觀點,中國在本土化、全球化、現代化中遊走,台灣人在慶祝西洋情人節與萬聖節等節日時、似乎漸漸淡忘本身自有的傳統節日。
「一場成功的研討會,不在獲得結論的數目多寡,而在丟出多少問題、引發了多少思緒激盪。」教育學院院長黃炳煌因此說:「這是一場成功的研討會。」會中討論的種種問題,都是大眾深切關心的議題,時間已經證明很多問題是不能立刻得到解決的。
NO.519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25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