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思堯、吳春枝淡水校園報導】走遍了世界各地,但你去過東沙群島嗎?歷史系副教授張素玢自今年7月起參與執行內政部營建署的「東沙海域漁民訪談暨海洋資源保育宣導」計畫,為即將成立的台灣第1個海上型國家公園「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作準備,預計10年後將可開放一般民眾前往。
東沙群島為台灣海峽南方咽喉,位居南中國海與太平洋、印度洋間之交通樞紐,群島環礁具世界級遺產水準,面積達8萬公頃,與澳洲大堡礁一樣,是世界珍貴海洋生態之一,但過去曾因漁民炸魚、毒魚及溫室效應,環礁珊瑚有98%已呈白化現象。張素玢所進行的研究及宣導,目的在扼止環礁生態繼續受損,以便進行後續的生態復育,她語重心長地說:「過去沒被好好重視的,現在進行保育,未來可期。」
東沙群島只有軍隊駐防,一般人無法登島,而目前從事東沙群島口述歷史研究者,張素玢可說是第1人。為了相關研究,她已走訪東沙群島2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張素玢表示,研究對象是一群飄忽於海上的漁民和海巡署人員,所以挑戰性很高,尤其現在東北季風增強,追逐於風浪間,有時像艘海盜船順風逆流,有時又像停不了的高空彈跳逆風順流,非常辛苦。為了這個艱難的任務,軍方也特別通融,讓她搭乘軍用機及海巡署2000噸軍艦──偉星號,幫助她進行調查和研究,張素玢表示,交通將是開放東沙群島須克服的一大問題。
張素玢一向熱中於原住民史及台灣史研究,每年寒暑假及春假都會帶領學生進行相關田野調查,一步一腳印將歷史教給學生,也為後世創造歷史,這次東沙群島的研究,對學生而言更是不容錯過的學習機會,一同前往的歷史碩二陳廣文就開心的說:「收穫真的很大!一趟行程下來,讓我深刻體會什麼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NO.661
| 更新時間: 2011/08/03
| 點閱: 208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