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讀書人 2010/12/20

與老夫子對話 說解生命 開文化慧命

書名: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

作者:王邦雄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索書號:121.317 /8474-2

導讀:

老子《道德經》全文五千餘字,文詞簡短,深富人生哲理,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經典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早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更是全球最被廣為翻譯和閱讀的一本書。國學巨擘、本校中文系教授王邦雄以講授儒家、道家享譽中外,對老子的體悟與研究功力無出其右,老子的學說精髓經過他透徹、獨到且精闢的深入解析,有了新的時代意義,引領讀者認識、理解老子的思想內涵,更進一步洞悉生命的真諦。

高柏園 vs. 連清吉

王邦雄釋道德經重實踐

高:《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不但具學術性,同時也兼具生活性,完全符合中國哲學「實踐」的特色。《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可說是王老師的「老學定論」之作,不但將老學之知識化為智慧,更將知識與智慧融為一爐;是王老師消化了經典後,活用於其豐富的人生經驗,將老學融合於生活的真實實踐之作。

連:王邦雄老師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以生活的體驗,歲月的錘鍊,說解生命的學問;他消化會通儒道經典,貞定古典的理想歸趨,開發現代的文化慧命。是以人生的體會,繼承傳統,回應時代之生命學問的心得結晶。

閱讀老子 不按順序更無為

高:《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一書融合了老子的知識、活用於人生經驗,因此建議讀者,閱讀時可以一方面慢慢地欣賞《老子》原文,一方面看看王老師的解讀跟你的理解有什麼不同,彼此進行對話,我們不須把老子或王老師的講法當成真理,但卻可以成為非常好的、有價值的對話對象,並通過對話讓生命及生活得到更深層的發展;閱讀時不必一次閱讀完,老子才五千言,應該一章一章的對話、咀嚼,它才能進入你的生命。這本書的閱讀應是一個非常美的對話形式,在中西方傳統經典中,語錄及對話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式,柏拉圖是對話錄、佛經是對話、《聖經》也是、四書中《論語》、《孟子》也是,所以也建議讀者以對話的方式進入這一本書。這本書的排列方式依《老子》的篇章順序排列下來,但閱讀時不一定要依照這個順序來唸,可以選擇跟你最相應的內容,來做閱讀比較好。讀者閱讀時以自然開放的心情,看看有什麼驚奇或感動。不要有任何預設的答案,反而更能符合道家「無為」的精神。

連:從王老師的這本書中,可以了解如何在生命中體驗人生,誠如高老師所言,除了可以透過這本書跟老子對話,也可以透過這本書跟王老師對話,王老師經常在書中強調他是用生命解讀老子,所以我們也可以用生命來跟王老師對話。

儒道不對立 仁義禮與道德可以互補

高:書中詮釋《老子》篇章尤其精采者,如:對《老子》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王老師的理解與一般人不同,理解一個政治家或聖者與這個世界的關係非常特殊;另外,《老子》第三十八章澄清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即儒道之間的關係,一般人以為儒道之間吵架吵得很兇,但在王老師的理解則不然,他認為儒道之間其實是「互補」的觀念,也就是仁義禮與道德之間是可以互補的,只是如果沒有道德基礎的話,仁義禮就會出狀況,應該從這個角度看,消解儒道對立的觀念。另外,最有趣也最常被引用的篇章是《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們都看過媽媽在廚房煎魚,但我們一幫忙就完蛋了,這個地方其實存在著很高而且很深的人生智慧,是很有趣的入門。讀者也可以從這三章入門閱讀。

老子思想渡重洋 日人生活受默化

記者:連老師在日本擔任教職多年,您認為《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也可以給日本讀者什麼樣的啟發?

連:王老師的解說有很強烈的本土性、鄉土性,以及對目前台灣、大陸的關懷,在台灣很適用;在日本不一定有這樣的關懷,但有一些普遍性的意義仍然可以適用。另外,《老子》第八十章「小國寡民。……安其居,樂其俗。」中的「安居」問題與日本的國情頗有相似之處,日本也強調「安居樂群」的觀念;我認為日本之所以經濟能夠發展,在於日本人的生命情懷著重在如何安自己的居,例如:日本人在工作後能用盡自己的能力來創造企業,擁有企業精神,因為他們認為在企業中能讓人安居;此外「樂俗」則是日本人在戰後三十年能夠經濟起飛的重要觀念,所以日本有所謂「終身雇用」制,這便是老子「小國寡民」的具體體現;可惜近十年來日本的「終身雇用」制被取消了,讓日本人陷入迷惘之中,但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就是東方理想國的重要觀念所在,所以我經常以「小國寡民」、「安居」、「樂俗」來跟他們講,日本人在生活及社會制度中事實上已經用了道家、儒家的思想,所以在國外講《老子》的時候經常講這一章。

心靈啟發比知識學習更感動人心

高:談到《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可以給讀者的啟發,從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來看,很多校友對於在校時老師所講的知識內容大多忘掉了,但是對於老師的某些言行或故事,記憶卻非常深刻。言說中的言外之意反而才是真正感動人之處,在學習過程中的啟發比獲得的知識更能感動人心,知識會被淡忘或被取代,但是學習過程中的心靈啟發是永恆的。這本書的心靈啟發比知識學習更感動人心,所以不一定要以知識來看待,對學生的生活幫助更多。

這本書對於不同心靈及不同階段的人都會有不同意義的啟發及所得,並形成另外一種對話,在不斷的對話及辯證的過程中,不斷的創造及重現;例如:教師們面對現在少子化及許多高教問題的時代,更應該有點道家精神,如果儒家精神太重的話,壓力會太大,有點道家的修養反而會更有寬裕的精神和力氣,去面對問題。

連:現代的台灣時常面對各種關懷,例如:對政治的關懷更高。這種結果之下須用道家來消解,目前的台灣社會缺乏一種文化的心靈,如何去解讀現代,王老師的這本書可以有一個參考的所在,念王老師的書可以在關懷現代當中,再加上人文化成的啟示。

NO.808 | 更新時間: 2010/12/20 | 點閱: 259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7 下午 04:50:42
  • 線上人數: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