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家綺專訪】蓄著平頭、40多歲的中年男子,他的家就像全年無休的風箏展示中心,一進玄關,映入眼簾的小型庭院,就懸掛著具環保意識的風箏作品「消失的森林」,以樹葉及年輪的形狀表示樹木被砍,森林面臨消失的危機。提到風箏,大部分人認為,那是傳統技藝或童玩,但在風箏達人、本校建築系系友黃景楨眼中,不同樣貌的風箏,可以牽引出不同的內心故事,他指著一個風箏說:「這個作品命名為『繭』,利用棉線與竹子纏繞成一個圓形體,想表達的是,現代人作繭自縛的憂愁與困頓。」
1987年自本校建築系畢業,黃景楨以「風箏博物館」獲得年度系友獎。醉心風箏創作已30多年,1996年參與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風箏館企劃、展覽與表演而一舉成名,後來媒體專訪與展覽邀約不斷。2002年參加荷蘭國際風箏賽榮獲第1名,從此打響國際聲譽,之後更遠赴紐約「世界金融中心」、巴黎文化中心、西班牙「菲立普王子藝術科學博物館」等地舉行個展。今年4月起至6月,黃景楨又於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展出一系列「海洋風箏作品」;另結合「星空」、「星空森林」、「消失的森林」、「化妝舞會」等系列作品,在泰雅生活館展出「森林裡的化妝舞會」。
黃景楨與風箏的不解之緣,是由哥哥無心插柳牽起的。兒時有一天,黃景楨重感冒在床上休息,在頂樓放風箏的哥哥興奮地跑來對他說,風箏跑到雲裡去了,要他一起來看。原本身體就不適的他,因為炙熱的陽光而更暈眩,在一片昏沉中,他看見哥哥手上的細線,另一端竟牽著一朵白雲,「很不可思議,就像牽著一朵飄在天空的棉花糖。」回想當初,黃景楨語氣中充滿驚奇與興奮。為了再次看見這個景象,他動手做起風箏,因為「我想讓手中的風箏飛起來。」後來,黃景楨開始研究菱形以外的各種風箏,經過多年的試驗,終於在某個夏日午後,讓自製的鳥形風箏飛翔天際。「沒想到,幾分鐘後的一場西北雨,將風箏打落到田裡。不過,我並不氣餒,因為那短短的幾分鐘證明,只要肯嘗試沒有做不到的事!」從他堅定的口吻中能深刻感受到,黃景楨歷經多年的試煉,決心與自信如磐石般堅定。
其實,黃景楨原就讀本校航海系,聽說建築系有立體風箏教學,毫不猶豫地轉系,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只是一年級的一個小作業。「我並不後悔轉系。」大學時代,為了學會世界各地的風箏,他以模仿做為設計靈感來源,再加入自己的巧思;經過四年的建築設計訓練,他的製作方式更多元,經由創意聯想加上建築設計概念,讓風箏變成系列創作之外,也能運用各種創意,將過去的作品修正或改變成另一種風情,為風箏設計,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此外,也因為有了建築系的專業訓練,黃景楨的風箏展出模式與空間安排,不須假手他人,便能以最好的擺設及環境展出,讓作品不只能在天上飛,也能成為裝飾藝術,綻放最大美麗。
大學畢業後,為了生計,黃景楨選擇從事室內設計。「可是,我非常嚮往自由自在地從事風箏創作。」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參加荷蘭國際風箏賽受肯定後,他決定轉換人生跑道,專職做風箏。不少人對他的選擇產生質疑,他答道:「從事室內設計僅能服務少數客戶,但辦一場展覽卻能讓好幾萬人欣賞到風箏之美,進而讓世界各地的人認識台灣!這樣不是對國家更有貢獻嗎?」黃景楨感謝結褵多年的妻子始終相信他、支持他、陪伴他,並語帶溫柔的說:「最近我正計劃製作一個面膜風箏,靈感就是來自於她。」
製作風箏會不會有靈感枯竭的一天?他笑著說:「當然不會啊!目光所見全都是靈感來源!」因此,他的作品包括充滿文化味道的「民俗系列」、飛禽走獸、脫離傳統窠臼表現抽象的創作理念及思想等風箏。他思索了一下,繼續說道:「『自由』是我激發靈感很大的助力!如果我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掛心繁忙的公務,那麼抬頭所見,就不會是我現在看見的天空!這就是我當初堅持成為,『自由人』,讓自己心無旁騖,用心觀察、體悟這世界的美好及感動的原因。」
想起創作過程的點點滴滴,黃景楨說:「設計風箏這條路,過去走得非常孤獨。身邊的人都覺得那是三歲小孩玩的遊戲;是風箏一次次飛上天空,不斷帶給我安慰與成就感,才讓我有力量堅持下去。」許多人慕名而來,希望能拜師學藝,但黃景楨拒絕收徒弟,「我無法向他們保證做這個『能有飯吃』,但我相信,只要有熱誠、有毅力,也能像我一樣無師自通;重要的是,要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風箏就像黃景楨的羽翼,牽引他每一步都踏著執著與希望,迎著風馳騁在充滿夢想的湛藍天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