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外語文通,海闊天空講者: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朱炎
主辦:外語學院
時間:十一月廿三日
地點:驚中正
【記者蘇南安報導】朱炎說:「語言是民族心靈的標籤。」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國情、民族精神,一定要透過語言,只看翻譯書是不夠的,而且坊間的翻譯書往往不能表達作者的寫作精神。
朱炎引述林語堂的一句話:「一種新的語言,是一個新的世界。」真正了解一種語言後,用它來表示自己心情的感受,就像第一次談戀愛一樣。他表示,在學習外國語文的時候,總是感受到語言的美,想要感受這種美,就非讀原文不可。一個人對外國語文的熱情,就代表了他的求知慾的強度,是生命力的重要指標,學習外語可以開拓人的心靈,強化人的藝術觀。
外國語文不僅是中國人了解外國的捷徑,更是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的方式。朱炎說:「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如果他的文學作品沒有透過翻譯,成為多國語言的版本,那外國人沒有機會感受中國文字的飄邈,他也沒有機會得這個獎。」
朱炎認為外語在現代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吃重,當今各行各業的佼佼者,英文都是不錯的,如果外文程度太差,勢必會被社會淘汰。電腦與英文是未來最重要的兩項工具,但是電腦學得再好,如果不懂英文,上網也是只能在國內的網站晃晃,對外國網站一點辦法也沒有,這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他用自己本身的例子說明如何學好語文,他說:「練習,練習,還是練習。」他每天出門時,包包裡都會帶著一本字典,一遇到不懂的生字,就馬上可以查查看,他每天還寫四種語言的日記,中文、英文、西班牙文、法文各一本,學語文就是要天天學,不可有一日荒廢。
如果你的語文想比別人強,「背」是十分重要的,這是一種「硬功夫」,是所有功夫的底子,但是也要活用「背」的字彙,才能迅速增進語文能力。朱炎剛開始學西班牙文的時候,就拿著一本約三四十頁的原文書,每天「背」,幾個月後將內容全背起來了,西語能力增進的速度,是其他人望塵莫及的。
學外語,講比寫還重要。朱炎深感遺憾的說:「但是中國人卻相反,只注重寫的方面,又不敢講。」學語文,就是要天天說,就像學鋼琴一樣,要天天彈,進步才會快。要將語文當成一種習慣,自然而然的去使用它,使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也代表著他的思維能力,將外語學得好的人,使用自己的母語會更得心應手,像林語堂、胡適之兩位大師,他們的英文是很好的,中文的使用更是當代的表率,對文學的感受力也是極高的。語言的使用,可以擴展自己的視野,更可以藉由閱讀原文,對其他民族文化更加認識,語言是世界之窗,是展現生命力的地方。
NO.452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353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