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浩淡水校園報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10月8日中午12時,邀請榮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課程組」績優獎的企管系教授涂敏芬,在I501教室進行演講,主題為「永續時習課:從遠見USR看一門永續課的教學設計與實踐轉化」,以自身在「策略管理」這門課為例,講述如何將永續理念融入課程設計。
涂敏芬表示,課程主題「永續時習課」名稱取自《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意指「時時學習」,呼應課程中強調持續學習與累積經驗的精神。課程結合企業永續報告書的撰寫與分析,帶領學生閱讀多家企業,包括華航、國泰與鴻海等公司的永續報告書。她指出,「永續報告書不是形式,而是企業策略的具體化,學生必須學會看懂、分析,甚至編寫,才能真正理解企業如何面對永續議題。」
涂敏芬將課程分為4大學教模組,「策略知能學習主題」、「永續試讀發展主題」、「企業仿真實作主題」和「時習共響分享主題」。學生以小組公司化方式進行18週的專題學習,最後完成一份永續報告書。她指出,這樣的安排使學生從被動聽講轉為主動探索,能在過程中學會分析、協作與反思。此外,課程中亦邀請業師入課,讓學生從不同視角理解永續議題。
她也分享在課堂中所建立的「學教紀錄」制度,將課程紀錄匯總在Google文件,即時追蹤學生的學習歷程,並在每週作業期限截止後依表現給予1個或1.5個專業發展學分(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it, PDU)的回饋。她笑道,「每週三晚上,當我在批改學生成績時,總會看到許多學生上線查看自己組別的分數與評語,像是一場線上的楚門秀。」透明的評分機制讓學生能即時掌握自身進步與不足,也讓學習過程更具互動性。
體育事務處助理教授黃嘉笙認為,在設計學生評分制度時,可借鑑這種方式,使評分更具參考性,也能更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226
| 更新時間: 2025/10/13
| 點閱: 244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