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時間:113年11月20日中午12時
地點:傳播館Q409
主講者:教育未來設計系助理教授彭莉惠
講題:台灣性別大未來-兼論性別多元光譜
在進入正題前,大家可以先猜一下,臺灣在性別平等的世界排名?結果可能會讓大家很驚訝。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報告,臺灣排在亞洲第一,把日韓甩在後面,在世界排名第六,只落後於部分歐洲國家。其實可以把臺灣的性別平權,想成一顆剖成兩半的西瓜,一半是公領域,就是政府與法規,另一半是私領域,是家庭與婚姻。
公領域的部分,臺灣的法規非常進步,現在大多數人在互動時,知道有些笑話不能說,別人的身體不能亂碰,這一切源於公領域的法律規範,旨在防止不當行為造成他人不適,例如2021年立法院公布的《跟蹤騷擾防制法》就清楚規定,持續跟蹤他人並讓對方感到恐懼,是違法的。
而私領域部分,由於有太多隱私和細節,不容易受法律規範,像是家事跟帶小孩,這種瑣事管不到,有些女性即使事業成功,仍須負擔主動帶小孩這種傳統女性責任。再以外遇為例,早期若是男性外遇,很多人覺得這是「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但女性外遇,甚至只是跟其他異性有接觸,隨之而來的是「水性楊花」、「不守婦道」的批評,即使想批評男性,卻不易擠出一個詞,這樣的雙重標準反映出,男性在私領域往往享有更多的寬容。
談到LGBTQ群體,作為一名教師,觀察到每個班級通常會出現2、3個多元性別學生,曾經有位學生向我訴說,他的家人不願接受他是多元性別,他也照著爸媽期望,嘗試喜歡異性,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這種情況已經影響到他的學業。也有同學因性別認同,長期處於憂鬱的情況,甚至遇過一位學生因無處發洩情緒,拿美工刀自殘手腕,無論是否認同,看到都很令人心疼。
相信在未來,性別平權還會有很大進步,和高等教育擴張有很大關係。在高中學習時,學生就是到點上課、吃飯和補習,沒有時間探索其他新知,但是在大學,就有時間自由地探索新事物,也能接觸到性平、人權、民主和自由,現在能上大學唸書,相較於之前簡單很多,也帶動更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以促進社會進步。
在臺灣社會結構中,一般人對男女平權觀念的認同度,是可以討論的,甚至在服務業,女性就業較男性容易得多。而影響臺灣社會性別發展的關鍵,與高等教育擴張、少子化家庭和產業變遷有關。2019年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202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讓同性配偶也能收養子女,今年同志大遊行已經辦到第22屆了,證明臺灣在性別平權上不斷向前邁進。
若將視角換到西亞,我曾到杜拜旅遊,有機會受店家邀請,免費體驗化妝,但在那化妝的幾十分鐘內,一種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好幾對夫妻到店裡買口紅,向店員開口詢問色號的不是妻子,是丈夫,店員的每句話,都需要靠丈夫轉達。
再將視角轉換到印度,曾向一位當地居民詢問,印度為何發生多起強暴事件?他說,這個行為主要發生在偏鄉地區,即使印度已廢除種姓制度,實際上依然存在,高種姓人認為,強暴低種姓人是他的「榮幸」。如果想了解更多,推薦大家看一部紀錄片,名為《印度的女兒》,談到此項議題,片中採訪一名警察,他也認為在種姓制度下是合理的,即使2024年了,這種荒腔走板的事,依然發生在世界某些地方。
回到臺灣來看,即使性別平權公領域完善,目前仍會遇到窘境,性別平等法到底是有認真執行,還是只有形式上的法律?譬如說性騷擾,有沒有具體的罰則和懲處?即使知道有懲罰,但最後是否執行,變成另一個問題,有點像是進步法律,徒具形式不具執行細則。
在校園中,當女性生理期來臨時,可能會忘記帶衛生棉,一時學校裡找不到販賣機,會造成不便,建議學校設一筆小額預算免費提供。如果學校認為建設的政績顯而易見,這方面預算只能「自求多福」了,本校的廁所已經免費提供衛生紙許多年,若能在女廁提供少量可供急用的衛生棉,對女性是莫大福利。
總結來說,臺灣在性別平權已具有相對完善的法律,但不能僅止於法律的制定與改變,更應該著重實際的執行,與文化上的根本轉變,只有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性別平權才能真正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整理/陳浩)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5性別平等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