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1/03/26

挖角 透露一線生機
看法見仁見智 正負面亟待評估

在一片獵人的爭戰中,還是有人看出一線生機。理學院院長陳幹男分析可能成功的狀況:第一種,是喜歡淡水、喜歡淡江的人文地理環境的;第二種則是自公立大學退休,來尋第二春的;第三種人,他認為可以到研究機構去找,再和研究機構合聘。

第一種人是屬於可遇不可求的。第二種人則可能年紀較大,但要先聲明可不是要準備來這兒退休的,而是要繼續做研究,像當年化學系聘台大陳發清教授已經七十幾歲,一直在本校服務到八十幾歲,就是一例。他學術聲望高,身體硬朗,每天從山下走上山來都沒問題,「我們聘這樣的人才可說互蒙其利。」因為,老教授們一方面可以享受自公立大學退休的待遇,另一方面則又在這裡專任,也同時因為我們的挖角動作,給人「搶手」的感覺,「可以說是名利雙收。」

第三種人是轉換跑道,可能還很年輕、研究活力不錯,而且由於是和研究機構合聘,具有雙重身分,我們同時也可以借用研究機構較好的設備,他笑著說:「我們戲稱叫『帶槍投靠』,或『陪嫁過來』。」但可能需要長時間觀察,找一些真正有研究能量的人。

不過也有反對挖角的聲音,會計系主任黃振豊明確的表示:「我們不會挖角!」他說:「我們以前聘了很多好老師都被挖走了,自己也很心痛啊!何必挖別人的角?」他認為此舉甚至可以說是「不道德的行為」。他說:「還是慢慢的自己培養上來才是正途。」

NO.463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04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3 下午 06:08:21
  • 線上人數: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