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台灣現代版畫發展
主講人:版畫家李錫奇
時間︰四月十日十五時
地點︰藝術中心一樓
主辦單位︰藝術中心
【記者曾暉雯報導】「好畫家不等於重要畫家,偉大的畫家會走出一條路,並且有人跟隨。」屢為台灣畫壇開創新局的版畫大師李錫奇,富有哲理地詮釋他心目中的「畫家」。
台灣版畫發展約可分成三個階段。一九五八至一九七○年為基礎建立期,此時李錫奇與秦松、楊英風、陳庭詩、施驊、江漢東成立「中國現代版畫會」,在當時敏感的社會環境,李錫奇認為,雖然國際藝術新觀念帶動現代藝術創作潮流,觀念有所突破,技巧卻是空白的。
一九七○年後,廖修平將國外正統版畫技巧帶入國內,支持鍾有輝、董振平、黃世國等十位青年共同組織「十青版畫會」,由於這批青年畫家,大部分是師大美術系畢業,受過完整學院教育訓練,在觀念的創新與熱誠上,皆有突出表現,版畫技術提昇許多。
一九八○年後,隨著台灣美術館的成立,文建會更是長期策劃國際展覽,使得台灣版畫藝術能進軍國際畫壇。想到一九九一年到北京參展,李錫奇有感而發:「政治的問題最麻煩!」他透露為了參展順利,特地將宣傳畫冊取名為「一九九一年台北-北京-現代版畫展」,不提到「台灣」,畫冊運送至大陸後,畫冊的「台北」字樣,竟然被塗掉,「這實在是有失尊嚴,又破壞封面美感,於是我們沒有在大陸發送,將搬過去的畫冊再搬回台灣」。
提到創作,難免會遇到瓶頸,要如何克服呢?李錫奇認為要從生活擷取靈感、求風格創新,例如他早期常以金門風光為題材,除了這是他的出生地,更表達了當年遭到八二三炮戰,眼見村落廟宇傾倒毀壞,對戰火的心痛與無奈;太空人登陸月球,讓中國人對嫦娥奔月的傳說,從此破滅,與妻子古月聯合發表「月之祭」,等一系列與月亮有關的詩與畫的題材。
前幾年到大陸湖北荊州美術館參觀,發現楚文化的魅力;至福州出席海峽詩人節活動,發現到「閩漆」充滿趣味性的製作技巧,於是將漆器當作創作題材,創作風格更是一轉。
現代年輕畫家重視本土性,甚至政治性;李錫奇則特別重視「中國文化」,從傳統中找出創作理念,像書法藝術並非歐美原有的文化,風水也是我們所特有的,李錫奇創作不一定想要表達何種主題,卻認為「中國書法」是一個很好表現的形式,難怪當年他在香港展覽「大書法系列」時,香港報紙以「李錫奇很中國」形容他。
同學問到最欣賞的藝術家,李錫奇表示,他欣賞的人要有自己風格,如果有別人的影子,畫的再好也沒有用,若是不能求新求變,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一味地模仿別人,根本無法立足於各個領域。創始者才是最偉大、最足以讓後世詠懷。偉大的畫家全世界沒有幾個,畫畫要有「時代性、獨特性、個人性」。
一九三八年出生的李錫奇透露,年輕時因為受老師的影響,開始學版畫、創作版畫,近二十年已經很少致力於版畫,因為版畫的技術是第一重要,一定要有張數,需要龐大體力,用於版畫製作的化學原料也對身體有害。
最後,李錫奇由藝術創作的經驗期勉同學:做事不要要求自己「最好」,要追求「更好」,凡事一定不能半途而廢,遇到困難、瓶頸,要想辦法突破創新,才能創造另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