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岳軒淡水校園報導】經濟系主任林彥伶帶領「經探號」團隊,於8月7日至21日前往柬埔寨擔任國際志工,8月3日下午2時在商管學院的B302a會議室舉行授旗儀式,由學務長武士戎授旗。因疫情影響,此次是相隔2年半後再度前往,為柬埔寨暹粒省PO村貧困地區的國小與國中孩子們,進行課程內與課程後的教學,包括英文、電腦與中文。林彥伶深信,教育是改變未來命運的最佳方式,即使在沒有乾淨水源、沒有電、沒有網路的當地,孩童們對知識的渴望,都驅動著經探號志工們無怨無悔的付出。
此次由經濟系碩士班「勞動經濟學」專業知能學習課程,修課學生(含經濟系碩班及企管系碩班生)組成經探號志工團隊,並由本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淡水好生活)、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支持,林彥伶與7位學生一起共8位志工在8月7日一早飛向柬埔寨暹粒省的ECC School,進行15天的教學服務。
8月適逢柬埔寨雨季,貧窮的村落裡沒有柏油和磁磚鋪設的地板,只有泥濘的街道,經探號8位成員每天一早都扛著十幾台電腦、踩著泥巴前往村裡孩童們聚集的中小學授課。這次一進到村子,居民們竟然還認得經探號的制服,知道今年夏天又將帶來許多新的知識學習,不論大人小孩都瞪大眼睛引頸期盼,對經探號來說是非常榮譽也感動的一刻,這幾年的努力經營沒有白費。
令志工們欣慰的是,到當地中小學的路上會經過暹粒河,河邊的居民們都會親切地打招呼,原來兩年前服務時,曾安排於課後時間帶領當地小學生一起進行淨川的工作。林彥伶在當時提供給地方一些建議,教導他們在兩岸架設魚網,攔下垃圾。居民指向河的遠方,林彥伶驚嘆:「從河川上望過去看到三、四道淨川網,說明了之前的苦口婆心,不只能立即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教過的知識和方法,果然會在未來慢慢發酵。」藉由雙手,他們一步步改善生活環境,如今的河面上已不像兩年前充滿垃圾,而當地政府也在疫情期間開始整治河川,未來發生氾濫的機會也降低了,有益於當地的經濟發展。
這次除了每天的教學外,也在周末舉辦衛教工作坊,由ECC負責人協助號召週邊五個村落的地方頭人與學生共同參與。工作坊以「潔淨的水」為主題,教導當地居民如何透過沉澱、過濾、煮沸等過程獲得安全的飲用水,過程最後也用這安全的飲用水泡上一杯來自臺灣石門的茶葉,供參加的居民們品嘗,成功結合衛教與文化交流。工作坊最後也教導居民們如何正確洗手,透過經探號志工們一步步的帶領與指導,讓PO村的衛生與健康能獲得改善。
以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和解決在地問題相互結合,除了環境衛生教育、英文和中文之外,經濟系這幾年向華碩電腦申請相當數量的再生電腦,帶到當地進行數位學習課程,讓他們透過網路與科技看向更遠的世界。此次經探號志工之一的曾盈雨負責規劃電腦課程,她說:「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在網路上見到他們,分享彼此的狀況,是多年來費盡千辛萬苦,將硬體設備建置起來且教導如何使用的成果。」
在即將結束教學服務的前一天,林彥伶決定帶著學生們一路清理路面垃圾,就從ECC School往平時上課學校的路上。由於臨時起意,所以沒有號召居民一起,不過居民們看到經探號撿拾垃圾,也捲起衣袖一起加入。林彥伶表示,整個過程中大家都低頭認真撿拾,沒有說話,但心裡卻非常感動。或許這個舉動對地方當下的改變很小,卻在他們心中留下改變家園環境的印象,也許有一天會形成大大的力量,林彥伶也認為,就當作是經探號在完成任務要離開ECC之前,留給他們的一點心意。而低頭俯拾的過程,也讓志工學生們再次慢慢走過這條每天走去教書的路,細細品味一次很棒的回顧與體驗。
兩個禮拜後當志工們要離開時,看到村裡小孩不停的揮著雙手,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樣子,大聲說再見的同時也只能迅速離開,除了心疼他們的手會痠,也捨不得看到彼此留下的眼淚。經濟系透過課程結合海外服務活動,至今已累積5年時間,藉由到柬埔寨的服務,讓學生的視野能更加拓展成對世界的理解,也能體悟到身為經濟學家對世界的責任,並將知識和愛分享到世界上需要的地方,形成當地成長與改變的養份,真正發揮到淡江大學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的價值與意義。
本報導連結
#SDG1消除貧窮
#SDG2消除飢餓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