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寓言故事說,有位自以為是又很笨的人,有人送了他從沒吃過的白米,他卻把一鍋白米煮成又焦又黑的鍋粑,實在是很難吃。因此,他就認為「白米不是好東西」,很生氣也毫不惋惜地將所有的白米扔到茅坑,然後就一輩子過著乞食與怨尤的日子。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實在是很難免於錯誤,但是我們不能讓今天的錯誤,成為明日之必然而不知,而應使今日的真理就是昨日的錯誤所得來,也就是「覺今是而昨非」,人活著基本上就是要在「覺今是而昨非」的過程中成長,這其中的重點,就在如何去感悟生成智慧的因緣,如何使今是與昨非的時間距離拉長。亦有人說,誰無錯誤,知過能改而不二過,也是這個道理。
人活著,不管有什麼本事都掙脫不了生老病死與困厄,然而,卻有人還不斷地自我迷妄、自我囚禁,以致終生不能醒悟,而陷溺其中。就如同人生有歡樂有痛苦,有人常因苦而尋樂,亦有人因樂而生悲,這都是不正確的。這就是自我囚禁、自我迷妄。
因此,人必須認真切實地感悟到什麼樣的幸福與理想,才是最真實的。人亦應深切的瞭解自己、瞭解生命的本身與意義,而瞭解自己,更甚於瞭解無盡之諸物,若不能明白自己,那麼其他的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否則,我們活著的價值與機器人有什麼兩樣呢?
說實在的,自己就是一個睜眼做夢的人,年幼不說,十七歲進了軍校,軍校的教育不是不好,只是自己的慧根未開,完全活在自我認知、自我迷惘、自我囚禁狹隘的圈圈裡。畢業後到部隊服務,因學無專精,孤陋寡聞,又不能學以致用而困頓,此時,方才驚醒噩夢;在面對這樣的困境中,自我檢討,自己實在是活在孤貧,活得平面。
因此,近十餘年來,不管自己扮演是什麼角色,或所遭遇的每一個環境,常時有一種強烈的「當下都是真」的感覺,使自己認真的去思考,踏實的去做。但是,這裡又有一個問題,究竟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這就得靠智慧與理性去辨識;尤忌「心為物役」或「機心存於胸」,而被物慾利誘所惑。
當然,人活著,從現實面來說,慾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因此,也難免為慾,而生「是非」、「得失」、「利害」之心。雖然我們做不到「絕慾」,但至少應可做到「寡慾」,尤其在現今「利慾」與「物慾」充斥的社會,我們更應認清自己,反省自我,才不會遺失或迷惘了自己。記得在民國七十九年,自己在當指揮官,亦正是圓「摘星夢」之時,因此,凡是都是積極而為,然而,或許是自己處在指揮官的上位,或許是自己將鏡子背在背上,因而看不到自己的優劣對錯,亦甚少有人願意真正指出我的缺失與過錯,自己又常為固持自己的「面子──目的」,而使「裡子──理想」就逐漸模糊,也因此,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栽了一個大觔斗。但是,其實這就是自己沒有很真實地看清自己內在的存在價值,也沒能看清一切外在虛幻價值。這也就是人們心智不易克服的盲點與死角,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的成與敗足以例證。
因此,心靈的寧靜與利害得失孰輕孰重?生命的健康與口腹之慾,孰輕孰重?其實這是一種「用與要」、「取與捨」的本末問題,而解決這種困境,應是心靈的轉化,從心靈上做修養工夫,始能讓你處在困境與無常的過程中,保持心靈的安寧,否則你的困境將是「如影隨形」、「作繭自縛」。
人總是迷戀在順境,一旦處於逆境,就會懊惱翻騰,其實我們不需要如此,只須用平常心去看待。人活著本就是在尋找自己的幸福與理想,因此,我們要培養一種悠游的心境,不論是處於順境或逆境,你都應用智慧與理性去自主的選擇與調適開朗的生活。
總之,無論你追求的是什麼樣的幸福與理想,我認為,人活著,生命是自明的,不是他明的,是不能替代的。因此,我們要怎樣活著,我想應是活得自由自在、自重自尊,而所求的亦是自足知足的,是由內心的,而不是被給予的,亦不是短暫、虛幻的。最重要的是活到最後,對自己生命無所缺憾,才是最幸福、最理想的。
(編者按:本文作者為本校前生輔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