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勾勒2030年臺灣未來形貌,2026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的社會。科技數位發展將使臺灣GDP有60%來自數位轉型,IoT、AI也將遍及整個製造業與服務業;世界經濟論壇針對未來工作趨勢指出,4年間有10%的工作即將消失,逐漸被機器人所取代。
面對科技數位時代,如何培養學生面對未來?OECD提出的學習羅盤,清楚看到學生需要轉型的素養及能力。包括:創造新的價值、知識、產品及服務;有調和困局的能力;有擔當扛起責任,為了人類社會幸福而努力。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校長Howard Swearer說:「教育目的是為了準備還沒有發生的未來。」走進教育4.0,教師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識傳授者,必須搭鷹架,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擁有高階的思考、互助共學。學習的型態改變,越來越適性化、尊重學生自主能力規劃,強調跟真實世界連結,學習空間從校園往外擴展,不再侷限於校園,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在國際上,史丹佛「2025計畫」有4個特色:開放環型大學、彈性教育歷程、翻轉軸、有意義學習。麻省理工學院則針對未來教育全方位規劃,全面性深耕式進行創新工作。密涅瓦大學(Minerva)沒有校園,學生線上互動,校園就是城市,學生要走過7個不同城市,城市裡的專業人士就是指導老師。
在亞洲,日本千葉大學面對地方人口老化、外移,負起大學社會責任,將大學發展與在地創生連結,培育人才在地就業,拯救千葉縣。香港大學面向全球,建立HKU作為區域至全球門戶的節點,贏得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第一。
在國內,成大希望學生成為有能力的知識實踐者,設計彈性學制,學習地圖自己畫。清大首辦大學實驗教育,課程、老師自由選,客制化自己的大學學習計畫。中央大學機械系「智慧機器人新工程教育方法規劃與實踐」,以機器人為主題重整課程,將所學活用於實踐場域。逢甲大學規劃跨領域設計學院、社會創新學院,又設立創能學院,希望與產業趨勢結合。
本校經營多年的「淡水共創共榮生活圈」也有驚豔之處,如何進行超越?有待大家來集思廣益。
NO.1097 B
| 更新時間: 2019/12/01
| 點閱: 1395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