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綿綿陰雨的午後,我們在企管系副教授洪英正的研究室裡,在他娓娓道來的偏鄉關懷服務20年故事中,略為濕冷的空氣瞬感溫馨。
洪英正是企業管理專家,亦專長心理學,就讀大學時與太太錢玉芬創立真愛社,便開啟了偏鄉服務之路,參與原鄉關懷和社區服務工作,一路不間斷。2003年自恆春出發,走入南投、臺東、嘉義、澎湖等地,甚至大陸,預計2019年到泰國,這幾年的經費來自主動募款,甚至自掏腰包。
每年寒暑假至國中小學進行心理關懷課程,透過自我形象、原生家庭關係融合、性別議題、校園反霸凌,以及生涯發展之5套成長課程,來幫助青少年心理發展,洪英正表示:「自己涉入心理學領域,深知個體心理健全後才容易對社會有適應力,我們設計這套課程,每次平均約2週時間,結合團康遊戲、隊輔的陪伴教導,以及深入協談等方式,來幫助學員心理發展。」
每次出隊,整體的教育訓練和事後協助嚴謹而周密,洪英正不但親力親為,讓隊輔團隊事先熟悉課程內容,更要求服務過程中重視言行,每晚親自與隊輔檢討當天上課情形、學員狀況、交流因應方式,並於課程結束後製作活動協談內容等,協助校園進行關懷追蹤,活動後隊輔們會以聯絡簿和學員們保持聯繫加深關心,多年來幫助偏鄉學子難以數計。洪英正觀察,偏鄉地區的隔代教養情況相當普遍,許多孩子面對與父母親疏離的焦慮經常無處可訴,隊輔就成為很好的傾訴對象,幫助他們走過成長的苦楚。
洪英正以「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幫助學生應用所學和擴展生命維度,他認為,關懷工作讓每位隊輔在服務過程中也受到輔導和心理醫治,讓他發揮好的影響力來關心學生的生活面向。以嘉義縣溪口國中為例,洪英正已連續6年帶領大學生營隊進行暑期服務,各校師長看到孩子的改變,各地口耳相傳、國中小學和當地公益團體的邀約不停,讓洪英正的服務工作至今,從不中斷。
對洪英正而言,這些過程最大的收穫就是生命樣態的拓展和逆向學習,他笑著說:「服務工作做不完,有太多地方需要關懷,未來希望能再推展到家庭,以親子營方式讓家長與孩子互動成長。我是基督徒,關懷服務是回應上帝對我的呼召,將忠心持守到底。」(文/林薏婷、攝影/劉芷君)
NO.1078
| 更新時間: 2018/12/10
| 點閱: 1559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