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讀書人導讀 2018/10/15

《近代中國的變局》導讀/經濟系副教授林金源

【一流讀書人導讀】

書名:《近代中國的變局》

作者:郭廷以

出版:聯經

ISBN:957-08-0329-0

導讀/經濟系副教授林金源

讀史可以知因果、明是非。可惜今人不愛讀史,即便讀了也看不清因果、堅持不了是非。這是台灣島史(及其衍生的同心圓史觀)盛行的結果。歷史的主角原是人群,台灣島史則以地域取代人群,成為歷史敘述、關心的主角。只要進入台灣島這座舞台的,不管荷人、日人、漢人,都被同等對待,其故事都是台灣史。至於演員(人群)在舞台(台灣島)之外的所有活動,都被忽視、切割,都屬於「外國史」。

不滿於以此史觀看台灣歷史者,可參看郭廷以《近代中國的變局》。此書約有四分之一篇幅談台灣史,且是放在近代中國的脈絡下談台灣事。讀懂本書者,不會把荷據、明鄭、清代、日據、中華民國一概視為外來殖民政權。

作者說:「統觀17世紀末期至19世紀中期,台灣人口由數十萬而增至三百餘萬,…無一非漢民族長期辛苦的收穫,政府並未給以支持協助,且多方限制留難。…直至不得已時,始行設官治理。」相較於荷、日,歷代中國政府對台灣原住民是友善、保護的。上述這種「統而不治」的態度,更非西方列強殖民主義所能及。中國不是漢族(多已混血)所獨有,也是少數民族的中國。綁架原住民搞台獨,是對中國歷史與本質的無知。

推動台灣現代化有功的劉銘傳,曾平捻、平太平軍,「但是他自鄙這些戰功為不足道,將當時文牘一以火之。因為這是消極的、破壞的內戰,不值得留念,今後的工作應是積極的,對外的」。這等格局,值得效法。

中法戰爭時,劉銘傳壯士斷腕,自毀基隆煤礦,調基隆軍隊守淡水,另徵霧峰林家子弟兵助守基隆、台北間的獅球嶺,塵戰數月,終退法軍,保住台灣。

祭拜法軍公墓卻成為近年很夯的活動,「日據」也改為「日治」,他們說應以客觀、多元角度看待歷史。但歷史的大是大非,絕非炒米粉或臭豆腐的選擇。客觀、多元的背後,隱藏的就是主觀與一元的價值觀。

NO.1074 | 更新時間: 2018/10/15 | 點閱: 112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7 下午 04:50:42
  • 線上人數: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