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3/11/08

第十七屆「淡江菁英」金鷹獎得主專訪
畢生致力學術研究一家有十二個博士
楊正民成功之餘心中有憾

【記者洪慈勵專訪】急診室裡白衣綠袍人來人往,擁擠的走道還有擔架來回穿梭搬運,掛號台前,不協調的粉紅色椅子上,我依循電話裡楊正民給的提示「一襲黑色西裝與滿頭的白髮」,輕易的在人群裡找到他,專注的正看著書,絲毫沒發覺我已經走近身旁。

採訪過多次金鷹獎得主,一概以為相約地點,會是在一家高級有氣氛的餐廳裡碰面,我與楊正民初次相遇,卻是相約在台北長庚醫院的急診室,是他所選擇的熟悉地方;以為金鷹獎得主,應該是一貫的意氣風發,但七十五歲的楊正民,一頭銀絲白髮,削瘦的雙頰,就像瘦弱的骨架上,罩了一件大上十號的外衣,卻還努力散發著堅強的精神。

從林口長庚坐著車到台北來與我赴約,長庚醫院猶如是他熟稔的家,進出時警衛還會親切的與他打聲招呼。見到我的一臉納悶,他停了一會兒,緩緩說:「我的妻子在長庚住院,已經十五年了。」緩慢的口氣,混雜著濃厚山東口音,一時之間更叫人摸不著頭緒。說完,便沒有再提,這疑惑所停頓的時間,就彷彿長達十五年之久。

在長庚大樓的貴賓室裡,侍者送上最有名的王品台塑牛排,我再度好奇提起:「師母怎會在醫院裡住了這樣久?」楊正民手中的刀正往盤中牛排劃下,七分不夠熟的肉上,血微微正好從肉裡滲出來,停住了動作,抹一抹嘴,才開始淡淡地說道:「那年,我們自巴西回到台灣來不到幾天,因為體檢上出了意外,使她變成植物人,我的兒女都是醫生,也無法救治,十五年了珥珥。」

楊正民平靜的說完這段話時,我以為他會再度傷心老淚縱橫,但,除了臉上皺紋更加深了些,並沒有太多情緒起伏,也許再多心痠的淚水,早就在這些年流完了,剩下的也只有唏噓;即使知道眼前摯愛的人不可能醒來,他卻願意如同王子等待睡美人醒時的心情,長年守候。

1965楊正民自淡江數學系畢業,剛好是大陸發生文革前一年,由於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大陸生活,決心接眷一家六口移民巴西,當時身上只剩三百元美金,沿途顛沛流離,在船上連續暈船六十多天,好不容易才抵達巴西。

之後便在「巴拉伊拉大學研究院」攻讀「生物電子學」,1967年再度赴美,進入維斯康辛大學研究院,從事「生物、電子工程學」研究。先後在波士頓哈佛大學與紐約洛克非勒大學任教,又回巴西於「國立巴西利亞大學」教授近三十年,而後再度回台,擔任長庚大學講座顧問教授,直至兩年前退休。

在妻子尚未發生意外前,楊正民的家庭是最令人稱羨,他曾當選巴西利亞大學二十八次模範教授,四個兒女共獲得哈佛、威斯康辛、約翰霍普金斯、洛克非勒大學醫學博士、四個哲學博士,和一個超博士學位,再加上兩位女婿,他們一家共有十二個博士學位,為此,曾有記者幫他寫過一本「一打博士在我家」之書,更重要的,他還有一個彼此深愛的妻子,他們打算將此終老,幸福共度一生。

也許是家庭太過於幸福與美滿,遭到上天的妒忌,就如三白與芸娘悲涼的喟嘆:「如此小經營,亦干造物者之忌乎。」再回首一切,終究是「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的悲傷無奈。

談起淡江,楊正民沒有太多的印象,模模糊糊還記得曾在一座很像「廟」的教室裡上課,為了貼補家用,下了課他常常都得趕往台北從事翻譯工作等,沒有參與太多社團活動;也許這些年來,悲傷的事漸漸消磨了過往年輕時的美好記憶,剩下僅存的,也就更加殘缺片段了。

我試著提到像是獲得金鷹獎這類比較歡愉的事情,只見楊正民翻開送給我著作的其中一頁,裡頭記滿了當年他曾經當選兩岸「海外華人名人」、榮獲中華民國總統「榮譽獎狀」、中央軍事院校的「傑出校友」、美國傳記學院的「國際精英」、榮獲英國「康橋傳記中心」二十世紀成就獎等種種事蹟,然後側著頭,沒帶著任何表情,不假思索的回答我:「我很感到意外,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得獎?」

這讓我想起,在他所寫「大地女兒」的這本書裡,有一段提到:「今後我的努力再也無人欣賞,無人分享了啊!珥珥生與死、成與敗,對我,都不再具有任何意義。一切成空,一切成空了啊!」短短的幾行文字,也許全數透露出此時此刻楊正民獲獎心情,我已無需再追問。

指著一張張書中照片,細數過往曾經的回憶,不論是否依舊傷悲,楊正民總不忘補上一句:「人生真的是很美好。」也許這些年來,他就是努力用這句話,來說服自己要堅強走下去。講到自己對於小孩的教育,提及十二個寶貝孫的點點滴滴,偶爾我還可以聽見他「哈哈」開朗的笑聲;但對於妻子的照片畫面,他總是輕輕的帶過,甚至不願說,只由我問,他點頭答。

送行前,他語重心長不停叮嚀我:「你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嗎?是健康。」接著告訴我他每天習慣運動,有空時間就看書,再來便是書寫,從不浪費光陰,好幾本書都即將出版發行。說著說著,話題又繞回了「運動與健康」,也許,對楊正民來說,努力保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可以在妻子身邊多點守候的日子,或許這才是他目前最大的心願。

後記:訪談結束時,楊正民希望我的報導裡,不要提起關於他妻子的事情,下筆前我反覆思量,擔心我的無心,會在他不易復合的傷口上,殘忍的再劃下一刀,於是努力斟酌。但這份榮譽,我想此時此刻,如果夫人有知,必然會和過往一樣,與楊正民共同分享這份喜悅與榮耀。

NO.552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616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7 下午 04:50:42
  • 線上人數: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