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3/11/08

開創新紀元迎向第四波
創辦人 張建邦

淡江大學創校至今已屆五十三年的歷史,在校務的發展中,自有其階段性的目標與任務;自英專創校以迄正名大學(1950年至1980年)是為第一波;我們在創校之始,本就是申請成立大學,只因礙於當時民智未開,教育法令多所限制,而我們又是台灣人在本省私人興辦的第一所大學,所以在這三十年間,真可謂「蓽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的許多措施,都成為台灣教育史上的開創者,後來有許多私立大學的興辦,都是踏著我們的步履而行。在這段歲月中,我們推動的重要措施有國、英、數的會考、夜間部的設立、全校學生的修習電腦、電腦輔助教學(CAI)的推動不勝枚舉,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為達成第一階段的任務,我們衝刺了整整三十年,為時不能算短,同仁們所付出的智慧與心力,讓我感動不已。

從正名大學之後,我們踏出的第一步已然穩固。於是我們再攀高峰,從1980年到1996 年的「覺生紀念總圖書館」的建立之前,是為第二波,在此波段中,我們引進了「全面品質管理(TQM)」的觀念,使學校行政制度化與踏實績效化達到了嶄新的境界,我們實施了「重點系所」的提昇學術研究策略,更積極推動研究論文與參與國際會議的獎助。至於「覺生紀念總圖書館」更是一座本校步入數位化時代的標竿,館內有一千五百個網路接續點,只要一機在手,一線相牽,全世界的館藏資料皆為我所用,從此打破了圖書以館藏數量取勝的迷思,而數位圖書館也就成為邁向第三波的起跑點,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第三波的跑道上衝刺,在這階段中,我們成功的推出了遠距教學、教學支援平台、網路頻寬的擴大,再加上數位圖書館的配合,我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來推動「數位世紀的深化學習」(Deep Learning for a Digital Age),所以在十月二十五日舉行的「九十二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中,我特別強調這個主題,以引發全校教職員的共鳴並建立共識。我也請學術副校長召集各院系,共同研擬本校各學術單位在未來兩年(短程)、五年(中程)以及十年(長程)的自我定位以及超越自我,追求巔峰的規劃。因為,無論從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角度觀察,或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反省,西元2005年,都將是高等教育追求蛻變的關鍵時刻。尤其在本校的發展史上,蘭陽校園的規劃完成,開始正式招生上課。就在此刻,我們淡江大學的三個校園已正式成型;在我們的規劃中,「淡水校園」為研究型大學,她會成為具備國際學術聲望的「知識之城」(The City of Intellect);「台北校園」為發展推廣教育、技職教育與終身教育的「知識之海」(The Sea of Knowledge Navigator);而新規劃完成的「蘭陽校園」則是以教學為主軸,英式全人教育的「智慧之園」(The Garden of Wisdom)。第四個「網路校園」則是超越時空,創造數位教育的「探索之域」(The Space of Knowledge Explorer),不僅穿梭在三個校園之間,更延伸她的觸角,無遠弗屆地與全球的網路相連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台灣的高等教育,一般都是採美國的教育模式,而我們的蘭陽校園獨採英式的教育模式,究竟孰優孰勝?國內從未嘗試,而我們又再一次為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開創新的里程碑。所以當2005 年八月,「蘭陽校園」開學之日,也就是我們迎向第四波的開始。

NO.552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32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3 下午 06:08:21
  • 線上人數: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