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多層面、來自五湖四海各種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激發自我。」這是我對淡江大學最深的印象。
土木系畢業的我認為,所有知識都是可以獵取的養分,文學、歷史、藝術等人文方面我都十分感興趣。在淡江自由學風下,我接觸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辦學藝性社團關心社會議題,還有文學性讀書會,分享當時中文系、英文系在課堂中較少深入研讀的哲學史。
淡江有許多記憶讓我回味,譬如,期中與期末考前,與同學一起讀書,不只是聯絡感情,還相互交流學習上的見解。我比較擅長翻譯原文書的文意,而有些同學則善於觀念或實務上的學習,我們就能達到互補。
我十分鼓勵同學多去參與社團與讀書會,或是找到有共同目標的朋友一起努力,可以學習到如何與人溝通;更鼓勵同學擔任幹部,學習做決策,以各種不同視角看事物,更能構築分析事物的知識系統,這是不可多得的學習。
大學時期,有許多同學萌生打工想法。我認為,「打工」要能有所學習或對未來出路有益,才是打工的真義。
我出身高雄美濃,是農家小孩,在寒暑假會去田裡打工,聽著農民述說他們的經歷、故事以及需求,這些背景促使我參與了反美濃水庫、反石化等社會運動,希望學弟妹們能善用時間,多思考打工對自己的意義。
此外,臺灣是以貿易為導向的國家,學習第二外語是強化自身競爭力的方式,我也鼓勵學弟妹們多注意增進外語能力。
在大學是人生中能最不受限制、能多嘗試的時期,同時也是要「面對自我」的時期,建議學弟妹們多去思考、接觸,才能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別讓自己空白的畢業,要過扎實的大學4年!(整理/楊喻閔、攝影/盧逸峰)
NO.1042
| 更新時間: 2018/05/01
| 點閱: 1875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