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晉宇專訪】「有本事的人,走到哪都能發光發亮!」這是屏友會夥伴們對英文四張育聖的評論。翻開他的大學經歷,數次書卷獎、兼修教育學程及榮譽學程,也透過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完成研討會論文。
優秀的課業表現外,玩社團更是張育聖重要的校園生活,他不僅活躍於屏友會,更在淡海同舟擔任過執行秘書,還數次帶領社團參與社會服務隊,累計了218小時的服務時數。這些經歷也讓張育聖從全校2萬8千名同學中脫穎而出,成為本校106年度大專優秀青年的唯一全國代表。
他的屏友會夥伴們直呼:「Daniel(張育聖的英文名)積極主動、有企圖心,是大家公認的,但我們比較好奇的是,能做好這麼多事,他到底要不要睡覺啊?」張育聖笑著分享自己的時間管理,「原則是大時間做大事,小時間做小事。」他接著說明,「搭車、兩堂課中間空檔等零碎時間,我會拿來整理筆記、背單字。比較長的時段再來處理需要時間好好思考的事情與問題。」
在英文系拿下數次英萃書卷獎,張育聖的英文程度自然不在話下,他也樂於利用這項專長幫助人,「我曾在淡水正德國中,還有我家鄉屏東的屏東高中、東新國中擔任補救教學暨英文檢定教師,看到小朋友們在英文上的進步就是對我最大的回饋。」
運用在教育學程所學,張育聖認為要學好英文,「首先要激起學習熱情與興趣」他分享著自己的經驗,「我曾遇到學生因常跑廟會活動而不寫作業,眼見多次勸導無效,我索性轉個念頭對他說:『你再不寫作業,那連神明也會懲罰你的。』」這招果然讓那名學生逐漸按時完成作業,也讓張育聖了解,「為人師表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觀察事情,『體貼』能讓事情有轉圜的機會。」
回首大學4年,儘管過得精彩充實,但張育聖卻有個小遺憾,「想做的事太多了,以致這段期間總是沒有很多時間好好陪伴屏東的家人,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但我的父母很鼓勵我朝夢想前進!」
採訪尾聲,張育聖收拾背包,準備趕往英文補習班授課,問起畢業後規劃,他篤定地表示,「小時候想當老師的夢想一直沒有改變。」經過教育學程加值、社團軟實力淬鍊,以及樂於服務的熱誠,張育聖離夢想更近一步。他秉莫忘初衷的態度感恩地說:「學習路上正因深受很多好老師提攜,才有今天的我,所以當我有能力後,也想擔任教職,繼續傳承解惑的職責。」不只傳授知識,張育聖更期盼的,是能帶給學生們正向的處事態度。帶人,也帶心。
NO.1039
| 更新時間: 2018/06/14
| 點閱: 189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