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雨萱專訪】2月2日榮任嘉義市文化局局長,畢業於大眾傳播學系的顏加松,曾任電視臺文字記者、民進黨中央黨部文宣部副主任、總統府諮議,也曾於大學任教。對於自己跨領域的職場經驗,他以「一理通,萬理徹」來詮釋。(3月2日出刊的956期淡江時報一版報導:本校多位校友榮任各縣市政府局、處新首長!)
回鄉行銷推廣在地文化
顏加松受嘉義市市長涂醒哲看重,在文化局局長佈達典禮上,涂醒哲表示,他相信顏加松「年輕、專業,必定能與文化局同仁齊心努力,創造新的城市文化亮點,帶動觀光商機。」
帶著市長的期許,回鄉服務的顏加松表示,「要以多元方式進行行銷,將文化、創意、產業3大方面緊密結合。」強調「我除了思考要如何將網絡遍及當地文化外,更想著如何吸引年輕人才加入,並用多元概念提供服務及行銷嘉義。」
顏加松眼中的嘉義市是,「有著優美的歷史與美食文化的都市。」放眼未來,打造嘉義市為文化城的第一步,他認為,「就是因應網絡世代來臨的趨勢。」他深深地感受到「去中心化」的社會運動正在發酵,「希望透過網絡無國界的觀念,打破中心與邊陲的限制,讓大家看到嘉義的美好。」顏加松期許將一個30多萬人的文化小古城在全臺灣各地乃至於世界作宣傳。
帶著充滿信心的語氣,顏加松說,「希望未來當地散發的藝文氣息能夠讓觀光客來一次,就會產生回味無窮的想法。」因此他將更精緻化現有的美學環境,並加強科普教育。
實際作為是上月文化局主辦的「八方來瘋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這是全亞洲首創以「藝術紀錄片」為名的主題影展。顏加松認為,「除了為紀錄片類型引導出一個美學支線外,也讓傳統的藝術鑑賞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對於開幕電影結合文學與電影,營造一個詩意的情境,他說,「這是罕見的兼具紀錄與表演的雙重形式,希望為藝術創作開啟無限可能。」
嘉義市早期因畫家輩出而有「畫都」美名,為了該市市立美術館的設置,上月17日顏加松參與「嘉義市美術館館址與預算相關問題」公聽會並表示,「將綜合各方建議加緊研擬後續規畫,文化局會呼應藝文界的要求,重視典藏空間的營造與後續維護。」
針對嘉義市曾是個因林務產業而富庶的城市,為守護城市裡的老屋並活化舊建築,文化局持續編列經費,上月18日在「舊屋力」記者會中,顏加松表示,「補助計畫將吸引各式文創個性店家成立,不僅保留了老屋,也讓年輕人有圓夢的機會。」期待文化局在顏加松的領軍下,能展現嘉義市的文化特色亮點!
大學奠定認識公眾關係的基礎
具媒體行銷、數位影片製作等相關經歷的顏加松,就讀大學期間除了傳播專業外,也修讀管理學科,「這奠定了我日後對公眾關係的基礎認知。」
憶起在淡江求學時光,顏加松笑著分享,淡水的氣候與校園周遭美食最讓他難以忘懷。「母校確實給了我成長能量與資源,滋養我從年輕人到成人的成長要素。」他認為一個異鄉學子,有別於原鄉的生活環境,「難免會有種隻身在外的感覺,但不管是朋友圈或是學習課業上,在淡江都收穫頗多。」
當時在水源街上正風行MTV,「我經常與三五好友到MTV看電影。」顏加松至今難忘,「大傳系的課程中,觀看電影是重要的學習。」電影自此成為他的重要興趣。
真正的媒體人應掌握社會脈動
曾任文字記者,顏加松以《雲嘉鄉親午安-新聞專題報導》入圍2000年度第三十五屆金鐘獎個人新聞採訪獎。他認為「真正的媒體人應該是知識工作者,要懂得掌握社會脈動。」而不是僅僅做個新聞產線上的勞力工作者,顏加松又說,「我非常喜歡那種去設定、掌握議題的能力,找到社會關懷或政策上的議題,去深入思考、探討並寫作,到最後讓觀眾能夠看見,並被討論。」
顏加松的博士學位是攻讀教育學,對於大學教育,他認為「大學是教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各種知識與工具。」至於如何運用,身為學生的應要知道,「就像拍攝一個表情,有不同的運鏡方式,自己應該去學習與揣摩,而不是單單期望學校能夠給你所有。」顏加松進一步補充,在工具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大學要教給學生的還有敬業、負責任的態度,「因為敬業與負責任,自然懂得要終身學習。」
勇敢嘗試跨界學習
多元跨越產官學界的顏加松分享其經驗,「從媒體到官場、從採訪者到被採訪者,這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只要抓到專業中的核心訣竅就能夠領會。」在他眼中,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該完成的事,「在每個交叉口不同的選擇,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但只要當下認真把握,就不會後悔。」
他勉勵年輕學子們可以多涉獵不同的專業領域,嘗試不同的新東西,「重要的是別害怕冒險,不嘗試才是最大的失敗。當你找到想做的事就努力成為該領域的優秀人才吧!」他同時勉勵有意跨領域的學生,「也許從外在看來『隔行如隔山』,但千萬不要覺得太困難就不去嘗試。」
專訪尾聲,顏加松以自身作為例子,對在學學弟妹地深刻期許,「只要勇敢跨出那一步,並努力找尋不同領域的共通處,你就是未來的跨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