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全臺深入當地古蹟修復 周宗賢 歷史再利用
「淡水是研究臺灣史的重鎮,幾乎是臺灣史研究縮影。在古蹟或文化資產方面,除自己專業學術基礎外,受學校鼓勵對外進行服務……」
文/吳雪儀、攝影/吳國禎
研究緣起
歷史系榮譽教授周宗賢投入臺灣史研究長達40年,他說明:「戒嚴時期的臺灣歷史資料甚少,當時全臺不超過5位學者研究臺灣史;隨著政治解嚴,同時處在多元歷史的淡江教學工作環境,就搭上臺灣歷史研究的這艘研究大船。」這趟40多年來的研究航行,讓他著重於古蹟修復,並發展出文化資產學。
研究領域
僅有四百多年的臺灣歷史,卻融合原住民、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日本、國民政府遷臺等各種文化元素,周宗賢表示:「因此臺灣歷史雖然不長,但是文化多元,不會輸給大國的歷史。」他細細介紹各時期對臺灣發展的影響,例如荷西殖民時代帶來簽訂合約的典章制度、明鄭時期的儒家思想影響漢人文化發展、滿清和日據時代提供現代化基礎建設等等,這些都深深影響後來文明生活發展。周宗賢特別著重文化傳承,尤其是建築的保存與修復,他說:「過去人們生活的文化,舉凡當時的信仰、文化衝突,或是經濟繁榮等,都能從建築中看到各式微小細節。」他以廟宇建築為例,廟宇壁畫可藉由故事呈現古代的文學以及生活的方式;建築的設計又能看出當時的工法和使用材料、廟宇周遭生活型態影響著民俗技藝和市場發展,這些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被留存下來,讓更多人可以接觸,進而認識歷史,了解歷史,最後還能讓歷史再利用。
「歷史再利用」是他近期主要的研究方向,如歷史古蹟的修復、文化資產中衍生出文創產業等。在歷史古蹟修復上是源自於對臺灣歷史深入的研究,和多次擔任古蹟評鑑委員。他說明,古蹟修復主要是藉由分析研究大量的史料、多次採訪和實際場地探勘等,提供資訊給專業的技術人員後將古蹟盡可能地回復最原始樣貌;在文化資產學研究上,周宗賢走訪臺灣各地、參與當地特色活動,以及收集各地特色文物,如蘭嶼達悟族拼板舟、英式砲臺等比縮小模型等,都是研究題材。對於興盛的文創產業,他會藉由授課方式讓學生學習了解過去文化的特色。研究過程中,他會提供機構單位相關當地文化復原的史料,來幫助歷史還原,如協助舊照片數位化等計畫研究。
研究甘苦談
研究初期,周宗賢以探索方式對臺灣各地文化進行研究,從地緣與血緣的領域開始,在民國70幾年間發表其相關論文。他指出,「因臺灣特殊歷史背景和資源有限的情況,形成各種族群,這與血緣和地緣有很大關係。現在我們可從居住地區,推測其祖先來自哪個國家或是中國哪省份,雖隨時代演進讓區域劃分較不明顯,但還是能從中了解自己的祖先。」
在對各地進行研究和探索下,開始接觸產學合作的領域並參與多項計畫案,包含了地方志和古蹟修復等案件。他說,地方志是接受地方政府的委託,將當地過去的歷史文化編纂成冊,讓更多人可以了解當地的文化內涵,如《二水鄉志》和《淡水鎮志》。從民國80年代起,他踏入古蹟修復領域持續至今。周宗賢所研究與修復的不只是平常所看到的房屋、廟宇、橋梁等,還包含古代砲臺,甚至是墓園都是他專精的對象,例如,一級古蹟「海門天險」就是重要的研究案之一。由於過去臺灣史的研究加上多元興趣,讓周宗賢在產學合作上積極與業界洽詢,未來他希望能募集充足的研究人力,以達到產學合作雙贏。
研究成果
周宗賢談到古蹟就充滿笑容,他說到:「古蹟,不只是能夠了解前人的歷史,還能創造無汙染的觀光,這是前人留給我們最後的資產。」對古蹟的熱情,讓他在這方面擁有多項的成果,像是去年底才剛結束的「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重建街14號及16號街屋』修復或再利用計畫」,這項計畫,讓他印象深刻,他和建築系教授進行多次的合作討論,也和施工的工人不斷進行協調,這項計畫有值得令人欣喜,也有著艱辛的地方。
他說明,淡水重建街是一個具有相當大「地利」的區域,讓來淡水遊玩的觀光客,能夠以它為中心點,對中西文化融合的淡水有更多的認識。在重建街計畫中遇到最大的一個困難點在於,因周邊房屋倒塌導致修護的古蹟在幾十年前已造成大規模的損壞,並且留下的資料也一起付之闕如,加上修護的過程沒有留下任何史料,可以進行探討,使得修護有一定的困難度。
最令人振奮的是,目前屋主為淡江校友,透過他大力的協助,讓古蹟修護的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目前淡水重建街14號及16號街屋,會舉辦一些關於文化資產的相關活動,如藍染等傳統藝術體驗,都是推廣古蹟再利用。
未來展望
周宗賢秉持著不斷學習的精神,參與各項政府舉辦的修建計畫,像是最近將協助製作淡水砲臺的設置紀念活動等,還有和學生共同學習,傳授給學生文化資產學的內容,並且輔導學生,將其真實應用在生活周遭,做出成品,讓更多人認識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文化資產學:
文化資產學可分為兩類:一種為有形文化資產,另一種為無形文化資產。有形的是泛指平時所眼見的文物和建築物等。在無形的文化資產上還分類二種,一是有形卻不完整,像打鐵、製陶等因著時代演進而逐漸消失的傳統產業;另一則為完全無形,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展現傳統觀念和倫理表現等,傳達出該文化的精神理念,以中元普渡的精神為例,從準備開始到結束的過程,都呈現出當地生活文化的宗教象徵。
研究聚焦
近期重要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
1.2009,論噍吧哖事件的發生與政治、社會、經濟的關係,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20,頁63-89,
2.2006,論淡水稅務司官邸非稅務司官邸,淡江史學=Tamkang History Review 17,頁203-222,
3.1986,台灣會館的研究,淡江學報=Tamkang Journal 24,頁237-252,
4.1982,臺灣民間的業緣組織,幼獅學誌=The Youth Quarterly 17(2),頁159-187,
◎研討會論文:
5.1998,淡水外國人墓園初探,「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學術研討會,頁99-134,1998/12/01
◎專書:
6.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12
7.逆子孤軍 : 鄭成功,臺北市:久大文化公司,1989/01
更多學術研究內容,請見本校教師歷程系統,以「周宗賢」查詢。(網址:教師歷程系統http://teacher.tku.edu.tw/)
主要研究領域與研究工具
周宗賢的主要研究領域及專長在於:臺灣史、臺灣文化資產研究、臺灣民間組織與信仰、臺灣文化及創意;其所用的研究工具是資料採集、文獻資料的統整及考證、現場實地考察、採訪當地耆老等。
從淡水學發展出文化資產學(文/周宗賢)
學術的研究經常要先依據自己的專長、興趣、對學術的貢獻以及對教學、學生的助益等問題,經縝密的思考後,才選定一個領域或題目,進行系列的研究。
臺灣史的研究在三十年前並不是熱門的領域,所以,我早期的研究並不是很有嚴謹的規劃,研究的題目很廣泛,包括鄭成功、海防礮臺、民間組織、噍吧哖事件的研究等,基本上,可以說,我用在教學方面與學術研究的心力是相當的。
近二十年來,從個人研究主題來看確實較偏重在淡水地區,這有兩個因素:第一,我們學校就在淡水,我非常敬佩張創辦人的歷史觀與遠見,民國62年,他接見我,告訴我歷史的研究與教學都應由近而遠,淡江歷史系也應從淡水開始,他說,這是根本源;第二,淡水學的研究,其實涵蓋淡水、淡水縣、淡水廳或淡水河流域等不同時間的領域,而時間則可遠自史前、平埔族時代、荷西、明鄭、清代、日據時期以迄現代。淡水是研究臺灣史的重鎮,淡水的研究,幾乎是臺灣史研究的縮影。因此,我都將淡水學研究列為一個具指標意義的領域,寫作的文章自然較多。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後,就此確立了這個淡水學研究的主軸。因為淡水的歷史悠久、古蹟多、名人多、開發與演變多、民俗及文化多元等,都足以研究,而且研究此領域的文章很多,但仍有太多的問題值得研究,同時研究成果對學術方面的貢獻也不遜於其他的臺灣史。
我對古蹟或文化資產方面的接觸,除了自己專業的學術基礎外,我們學校很鼓勵教授對外進行學術的、社會的服務也很有影響,其次則是機緣,當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的前身)設置後,臺灣興起文化資產調查、評鑑、修護及再利用的工作,當年,就由內政部及各縣、市政府配合進行,這時,內政部就聘請學者專家組成委員會,我是其中之一。這個委員會成員,包括臺灣史、建築學、建築史、民俗學、地理學、人類學等領域的學者專家,很自然地,我能向各不同領域的學界先進學習。從而,也對古蹟、文化資產的研究、修復、再利用有了興趣和進一步的研究。接著,古蹟所在的縣、市政府,會委請我主持各古蹟的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的工作。
我最早的案子是接受基隆市政府的委託,進行「第一級古蹟二砂灣礮臺海門天險」的調查研究,這個案子,我和建築系的前系主任王紀鯤教授合作共同完成,之後,包括臺南市、金門、新北市等的許多研究案。近年則以淡水為最多。
除了古蹟外,我也和彰化二水鄉及新北市淡水區合作,編纂二水鄉志和淡水鎮志,這二套地方志,都深受各界的肯定。
談到未來,個人覺得秉承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繼續研究與服務,不過,有時候,個人能力很有限,如果能組成一個團隊,成果與貢獻應該更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