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驚聲 2015/01/12

【翰林驚聲】中央研究院院士麥朝成 從區域經濟整合看臺灣經濟發展

產業經濟系特聘講座教授麥朝成資歷豐富,199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擔任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2000年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研究專長:國際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1996至2002年麥朝成擔任中經院院長期間,臺灣對大陸貿易政策由「戒急用忍」轉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他發揮其產業經濟及國際貿易的專長,帶領中經院提供諸多建言,亦參與許多對經濟上相當重要的決策。本文整理麥朝成的演講重點。

從自由貿易的視角談區域經濟整合

「區域經濟整合與臺灣經濟發展遠景」這項主題,我從自由貿易的角度談起。區域經濟整合之興起,源自於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談判的困境。

WTO在2001年杜哈回合貿易談判(又稱杜哈發展議程,於卡達首都杜哈舉行)上,原希望透過多邊談判,達成世貿組織成員削減關稅壁壘,通過更公平的貿易環境,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等目標。卻因為多邊談判分歧過大,至2005年底仍無法整合各方意見。

鑒於杜哈回合多邊談判無果而終,區域經濟整合雙邊談判,譬如: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FTA),乃應運而生。

「區域經濟整合」(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係指國與國之間彼此協調,逐漸消除貿易障礙,以及生產要素移動的限制,使商品、服務與生產資源的市場逐漸合而為一,用以促進彼此間的經濟合作關係,甚或放棄部份國家主權,結合成一個更大的經濟實體。因參與的國家為區域或地理上的鄰近國家,因此稱為區域經濟整合。

依據整合程度可分5種型態,從最鬆散到最密切,大致分為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到最終的完全經濟整合。

例如:臺灣最近簽訂的「臺紐經濟合作協定」就是屬於自由貿易區範疇。雖然區域經濟內的會員國彼此的關稅或貿易障礙都完全除去,但對外仍是各行其事。歐洲聯盟則是達到共同市場之整合,各會員國對內的生產要素可自由移動。

當經濟整合後,貿易障礙消除,國內外廠商將站在同一的立足點上相互競爭。此時唯有生產效率高者才足以生存,因此透過市場淘汰、合併與技術更新等方式,轉為高生產效率的商業活動逐漸增加,消費者也因而受惠。

此外,經濟整合也將帶來使本國從會員國增加進出口,貿易量因而擴大的「貿易創造效果」,以及因關稅免除,從原本生產效率較高的非會員國進口的商品,轉向生產效率較低的會員國進口,帶來「貿易轉移效果」。

臺灣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整合

近10年來區域經濟整合蔚為風潮,對臺灣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根據中經院的報告,臺灣與韓國出口歐盟的產品約7成重疊,在韓國與歐盟簽署FTA生效後,臺灣5大產業:電機設備、塑膠、汽機車、機械設備和鋼鐵,受創粗估達7,000億,整體GDP下降0.017,對臺灣的確造成壓力。

過去臺灣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方面落後,只與中南美洲5個國家簽訂4個FTA,僅占臺灣全球貿易的0.187%。直到近年來才有所突破,2010年與中國大陸簽訂ECFA、2013年與紐西蘭簽訂「臺紐經濟合作協定」、同年11月與新加坡簽訂「臺星經濟夥伴協定」等,其中以涵蓋臺灣最大貿易量的ECFA簽署最為重要。

與中國大陸簽訂雙邊經濟協議ECFA

ECFA(Cross-Straits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目的在於凝聚兩岸間對於推動自由化與經濟合作的基本共識。目前只是協議架構或目錄而已,後續兩岸會再就投資保障協定、商品自由貿易協定、服務貿易協定、投資自由化協定、貿易救濟措施、爭端解決等主題,做進一步協商、談判與簽署。

政府部門的評估研究報告採用GTAP模型,忽略簽訂ECFA後,可能對廠商區位選擇的影響效果。在後ECFA時期,臺灣經濟發展必然要面對更嚴峻的挑戰。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教授提出兩個重要概念:「本地市場效果」與「核心-邊陲模型」。其論點說明了中國大陸過去為何成為「世界工廠」,而現在企圖轉變為「世界市場」的現象。

這正是臺灣產業要正視的議題,目前以「大陸為工廠」為產銷模式,特色是臺灣廠商主要是供應零組件、中間產品及機器設備的上游業,大陸臺商是中、下游加工業者,而產品的最終市場在美、歐等國家。

表面上臺灣是依賴大陸市場,但實際上是依賴美、歐市場。事實上,因大陸產業升級速度很快,這種「以大陸為工廠」的產銷模式已逐漸走到盡頭。不久的未來,會從產業價值鏈的中、下游快速往上游移動,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上、中、下游完整的產業價值鏈,勢必對以供應上游高附加價值產品為主的臺灣製造業構成極大的威脅,甚至被取而代之。

以大陸為「工廠」建議轉變為「市場」

因此,未來我國的產銷模式必須加以變革,需由「以大陸為工廠」轉變為「以大陸為市場」,做為臺灣產業佈局全球的一環。

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必須拋開過去賴以為生的經營模式,轉而自創品牌來提升競爭力。並在主要通路佈建產品線,以「臺灣精品、臺灣製造」高端形象作為出發點,建立完整的「品牌、通路、服務」來構築經營管理模式,展現更好的經營績效及服務品質,推動臺灣服務業國際化。

此外,我認為應積極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鬆綁外勞聘僱問題,包括聘僱外勞比率放寬至40%、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勾。讓原先禁止自大陸進口的貨品准予進入特區加工後出口,鼓勵跨國企業來臺設立營運總部等,盼能吸引臺商回臺投資。

臺灣地理位置優越,可做為其他國家進入中國大陸的門戶。臺灣之於大中華區,就像新加坡之於東南亞、荷蘭之於歐洲,持有「土地雖小,卻是區域的經濟樞紐」的優勢。

在後ECFA時期,建議政府必須將區域經濟整合進程及產業結構調整,列為最重要施政目標,讓臺灣經濟有突破性的成長與動力,再創第二次的臺灣經濟奇蹟。(文/蔡晉宇整理)

NO.955 | 更新時間: 2015/10/27 | 點閱: 160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7 下午 08:04:56
  • 線上人數: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