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素養系列專題之一:品德倫理】
品德是人類整體發展永遠不變的金科玉律..
文字/李昱萱整理、圖/本報資料照
以淡江九品深化品德教育核心價值,並落實三環五育的內涵......
前言
面對高等教育競爭激烈,除推動教學的永續經營外更須注意提升品德,101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中,以「激發心靈潛能‧形塑卓越品德」為題激盪討論。校長張家宜宣示以「品德年」為目標,呼籲重視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落實三環五育的教育內涵,以培養更多具心靈卓越的人才。為更深化品德教育,因此於102年3月18日舉行「學生有品,淡江有德」誓師大會,以「樸實剛毅、關懷行善、公平正義、尊重生命、自主自律、淨境淨心、孝親尊長、賞識感恩和公民實踐」,共9項品德作為宣誓內容,並以上述「淡江九品」內容持續推廣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推動特色
本校品德教育除製作文宣以宣導品德教育外,具備以下特色,第一是將品德教育融入課程,例如融入通識核心課程、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等方式,其中專業知能服務課程深入社區提供海邊淨灘、協助老舊社區營造改善、至中小學進行課輔教學、協助非營利組織推廣等服務,每年3月淡水櫻花季,學生均分組前往無極天元宮協助進行遊客勸導、撿拾垃圾及簡易園區導覽服務,於102年榮獲教育部服務學習示範性計畫大專組優等獎。每年約有4800位學生投入社區服務;各學系開設之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服務總時數超過13萬6千小時,並獲103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獎勵計畫之績優學校銀質獎。
第二是品德教育研討,如舉辦「形塑卓越品德」的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邀大師講座等以陶冶學生品德素養;第三則有品格夜店、學思知行營、阿尼司特(honest)柑仔店在松濤館開賣等活動,來激起學生心中的品德火花,將反思品德內涵並實踐於生活之中。
暑、寒假前進海內外
每逢暑假、寒假期間,學生社團如學生會、大地環保工作團、樸毅志工社、實驗劇團、中文系學會、各地區校友會等社團,各自組成服務隊赴全臺各地,至國小和國中進行服務,將愛心、知識及志工服務的精神傳達到臺灣各個角落;另外也會至海外如柬埔寨、泰國等偏鄉,進行電腦、中文基礎教學、村落關懷等服務。
商管學會每年春季則響應北區大學校際聯合愛心勸募義賣活動,向知名人士、商家募集商品以巡迴的方式進行義賣活動,所得款項及剩餘商品均全數捐贈給弱勢團體。
平日時,各社團會依社團屬性進行愛心活動,如在淡水捷運街頭勸募發票、訪視及關懷弱勢團體、舊衣募集活動。
實踐品德教育
本校榮獲102年度教育部全國「友善校園」卓越獎,是入選「卓越學校」中唯一的大專校院,同時也是102年、103年獲得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肯定本校從活化、深化到內化一系列的進階品德教育和營造品德校園文化的表現。
為期能彰顯本校樸實剛毅之人才,淡江時報設置「品德之星」徵選活動,邀請全校教職員和社會人士共同舉薦具有明確品德信念,且有卓越表現與貢獻,堪稱典範足為表率之學生,截至目前共有8位學生受表彰報導。
管科所校友徐航健過去17年持續捐款回饋,更於102年決定以5年捐款1.2億元協助本校興建國際會議中心,將以徐航健校友父親徐守謙之名,取名為「守謙國際會議中心」。
建築系校友李承翰表示,公益是畢生最想投入的志業,於在校期間曾到八八水災受災地擔任義工、國小任課輔老師、至柬埔寨協助房屋重建等。更於102年畢業專題中,自行募款、協助93歲阿嬤,將頹圮的土角厝重新整修與改建,以打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園。
中文系校友傅聖鈞自大一起加入種子課輔社,透過服務機會幫助弱勢孩子,並獲得由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舉辦「第二十一屆傑青獎」,是全國大專院校十大服務性社團領袖,並於2012年12月14日獲頒獎座、獎金及總統馬英九接見鼓勵。
經濟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鄭東光曾致電淡江時報表示,在期中考後發放試卷時,有位同學因為自己的答案錯誤,而請老師將分數收回。鄭東光最後如實扣分,並將此舉告知全班,為這位同學誠實的勇氣給予掌聲。鄭東光認為,扣分或許是件小事,但主動、誠實卻是件大事,所有品德皆是能由小見大而觀其人,「尤其誠實往往是要付出代價的,明知如此卻仍行之,才是真誠實、真品德!」
榮譽學程「課外活動課程」的〈團隊領導與服務〉課程中,授課教師黃文智以「服務」為主題之一,帶領學生戴上眼罩,感同身受體驗看不見的感覺,期許未來若能成為企業主時,聘用更多身心障礙者。
未來持續精進推行
本校將在既有基礎上,由課程學習到實踐篤行、在生活中以專業倫理涵養學生品德,發展倫理價值,強調活潑、多元、民主及以學生為本位之品德教育,將以以下計畫持續推動。
‧三合一之品德臻善
將成立品德教育規劃與執行中心,下設專業倫理課程推動委員會,以建立各領域專業倫理準則,並依各院系特性建立各領域專業倫理及教育模式,以發展專業人才所需的倫理教育。另外,以道德兩難思辨及體驗學習方式進行專業倫理課程設計與師資培育,發展專業倫理學習評量工具。
‧推展品德教育三化,營造品德校園文化
將成立角落劇場工作坊,以行動劇方式呈現品德德目,拋出議題對談方式與觀眾進行互動;並辦理有品書院等品德系列講座和舉辦品德思辨論談列車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結合社會議題以思辨的方式進行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