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畢光建 建築系助理教授
二戰前的臺灣,紅磚(現在稱清水磚)曾經是非常普遍的建築材料。城市裡的街屋,是紅磚承重牆與木作樓板,形塑二三層樓「住商街屋」的典型。在天候與商業功能的需求下,經常可見的磚拱成列尺度親切的騎樓空間,成為臺灣城市特有的風貌。
1960年代,臺灣生活艱困物質短缺的客觀條件仍然普遍。當時國際流行的「現代建築」帶著社會主義色彩,關懷民生大眾,以簡易樸素,經濟務實的建築式樣,適時地滿足了臺灣戰後的需求。因此,盒狀方形的「現代建築」,在那過渡的年代裡,不斷複製量產在臺灣的鄉村與城市中。這批「新」建築,取代了傳統紅磚建築,而代之以鋼筋混凝土構造。這一次的工法變革,其徹底的程度前所未有,其影響的深遠也始料未及。
臺灣傳統紅磚斷然消失的現象,比之亞洲鄰近諸國,幾乎無出其右。即便是今天,在臺灣的城鄉環境中,她的後遺症仍然歷歷在目。
綜觀島內的建築外牆,由鋼筋混凝土外牆延伸的面磚飾材和假面粉光幾乎無所不在,設計邏輯愈益趨於視覺化和表皮化,亦即貼皮化(laminated)。凡此說明了我們慣用的建築工法,早已背離氣候環境的邏輯,也背離了節能減碳的宗旨。
建築工法是人類文明的表徵之一,直陳著建築與天候,人工與自然的協商結果。在不斷的摸索答問、調和沉澱中,直至彼此相互接受、共生加值,它累積了寶貴的民間智慧與環境智慧。磚造工法在臺灣由演變失調,到現在的付諸東流,實在是一頁滄桑的營建史。
臺灣建築師們不選擇紅磚,原因有三:造價較昂貴、工法未成熟、營建管理複雜。少數建築師採用紅磚外牆,因為她豐富的傳統意象和地方色彩。本書針對這些重要面向,謀合市場、設計、與營建,發展適合臺灣的「磚造工法」,善盡系統性的整合。
因此,紅磚的外牆應用不僅只是「視覺性」的選擇,紅磚也是「功能性」的選擇。期能在資源匱乏的年代裡,替這件來自土地的美好建材,找到她在設計與營建中的適當定位。
NO.933
| 更新時間: 2014/05/26
| 點閱: 1611
| 下載: